政務司司長在深圳出席十五運會總體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附圖/短片)
*********************************
陳國基在會上指出,今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是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在體育協作的創新實踐,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的無限可能。全運會成功舉辦,不僅提升香港舉辦大型體育盛事的能力,更可推動大灣區城市的深度融合與協作,促進大灣區內的民心交流,為三地合作協辦大型盛事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共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就如何藉全運會的勢頭進一步推展香港體育產業的發展,陳國基表示,這次是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第八次參加全運會,亦是成績最好的一屆,一共取得9金2銀8銅,共19面獎牌。這些成績除了反映運動員的能力不斷提升外,也印證了香港在精英運動員培訓和體育政策方面的方向正確,同時展現特區政府與香港社會各界多年來攜手推動體育發展的成果。
陳國基說, 特區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支持體育發展。二○二五至二六年度對香港體育學院的撥款預算超過10億港元,支援體院培訓超過1 600名精英運動員。除了提供實體訓練資源之外,政府也不斷完善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包括提升運動員的直接資助金額,讓運動員可以在更穩定的經濟環境下專注訓練。
他續說,有着十五運會香港賽區各項賽事成功舉辦的經驗,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吸引更多國際體育盛事在香港舉行,進一步推展香港體育事業,提高專業水平和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並借助大型盛事推動體育旅遊、周邊支援服務及相關創新服務,建構更完整的體育產業生態。特區政府亦會繼續加強在社區和學校層面推廣體育運動,增加和優化體育及康樂設施,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建立熱愛體育的文化。
陳國基說:「香港運動員在十五運會中創下歷史性佳績,為香港的體育發展帶來黃金機遇。特區政府會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將全運會的佳績轉化為長遠動力,進一步提升香港體育水平,加強推動全民運動的文化,讓體育成為凝聚社會、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達致『全運惠民』的理念。」
就舉辦全運會為香港帶來的正面影響,陳國基說,十五運會的圓滿舉辦不僅提升了整個大灣區包括香港的國際形象,更在基礎設施、人才培養和區域協作等多方面為香港帶來豐碩且深遠的成果,而這些成果將在十五運會完成後持續發揮積極作用,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他舉例說,在場館設施方面,啟德體育園等標誌性世界級設施,已成為推動香港體育與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啟德體育園在十五運會期間成功舉辦七人制橄欖球、男子手球、擊劍等項目,展現舉辦國際大賽的能力。可容納五萬觀眾的主場館更顯著提升香港舉辦大型賽事的競爭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盛事之都的地位。
他續說,全運會的成功充分展示了香港在賽事組織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在賽事籌備過程中,香港培養了一批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他們將持續在各相關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推動和支撐香港體育事業的發展。此外,是次香港賽區共委任超過16 000名義工,組成了歷來最龐大的賽事義工團隊,充分展現市民對體育事業的積極參與和支持。這股強大的社會力量為香港體育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陳國基表示,全運會顯著提升了大灣區的整體國際形象和影響力,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國際體育版圖上的地位,對促進旅遊、匯聚人才等方面帶來積極作用和實質效益。隨着全運會的成功舉辦,這些豐碩成果將轉化為推動香港發展、促進區域融合的強大動力,同時推動大灣區內的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
陳國基說:「香港會繼續與國家體育總局緊密合作,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聯動發展,吸引更多大型賽事落戶香港和大灣區,為共建一流灣區、為國家體育強國的建設,貢獻香港力量。」
今日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官員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陳國基;以及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
完
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2時10分
香港時間12時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