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再度蟬聯最佳公廁獎項
*************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發言人今日(十一月十八日)表示,很高興署方在今年香港廁所協會舉辦的年度最佳公廁選舉中,再次蟬聯金獎及銀獎。

  獲得金獎的是中西區蘭桂坊公廁。該公廁裝有空氣調節系統,設有自動感應式水龍頭及梘液機、非接觸式沖廁系統等設施,更在周末及節假日安排廁所事務員24小時值勤。獲得銀獎的是元朗區錦田市公廁。該公廁外觀簡約樸實,結合明亮衞生的室內設計,以及提供三合一鏡櫃洗手盆(即自動感應式水龍頭、梘液機及乾手機一站式設計)、非接觸式沖廁系統等設施。

  發言人說:「食環署近年來多管齊下,並引入新科技,提升轄下公廁的設施、管理和衞生水平,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食環署的公廁連年獲獎,反映署方的工作得到認同,對此感到鼓舞。」

  食環署早前已留意到西營盤街市內的廁所和九龍城道的公廁有設施老化跡象,因此已展開優化和翻新計劃。其中,位於西營盤街市地下樓層的廁所將於本月內竣工重開,該街市內的其他廁所亦會於未來幾個月進行工程。在優化和翻新工程完成前,食環署會加強清潔,並聯同相關部門加快維修損壞的設施。

  發言人補充說:「食環署會繼續加強轄下廁所的清潔和管理,並以創新思維不斷提升公廁的設施和服務水平。食環署亦呼籲市民珍惜公共設施,保持公廁的清潔衞生。」

  現時,食環署管理逾800所公廁。自二○一九/二○年度起,食環署和建築署積極推進優化公廁翻新計劃,截至今年九月已對約480所公廁展開全面翻新或優化工程,其中約190所的工程已完成。食環署和建築署透過提前規劃、簡化或壓縮前期工作流程、應用新建築法及技術等方法,致力於二○二八年年底前為全港餘下約200所公廁開展全面翻新或優化工程。

  食環署亦積極善用科技提升公廁服務,包括已在15所公廁裝設傳感器,實時監測人流和環境參數,當偵測到異味濃度升至警報級別,系統會即時透過短訊通知負責人安排清潔;使用嶄新空氣淨化技術將污染物催化分解,從根源消除異味;並在個別公廁利用臭氧機將空氣中的氧氣轉換成臭氧,通過納米氣泡技術,有效氧化水中的細菌和病毒,防止生物膜在座廁表面形成及減低排泄物產生的異味。

  食環署已在全港約200所位於旅遊景點或使用率高的公廁內安裝無線廣播系統,推廣廁所清潔衞生和正確使用設施的重要性。食環署亦正逐步將公廁清潔由街道清潔服務合約中分拆,改為專項合約方式獨立採購服務。新公廁管理服務合約亦加入條款,要求廁所事務員需曾接受相關職業培訓和具備認可資格,期望藉此提高服務水平。



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1時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