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出席「凝聚跨界力量•共譜護老藍圖」成果發佈研討會致辭(只有中文)
****************************************
張校長(聖方濟各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林正財醫生(行政會議成員)、盧教授(聖方濟各大學副校長盧鐵榮教授)、Mabel(李國賢基金會董事局成員李黃眉波)、Philip(李國賢基金會董事局成員李嘉輝):
很高興再次來到聖方濟各大學這個漂亮的演講廳,參與這個重要的聚會──護老藍圖的成果發佈研討會。我剛才參觀了九間機構的展位,我對它們都很熟悉,獲益良多。尤其是有機會聽到幾位前線社工現身說法,亦很高興和幾位種子護老者導師有短暫的交談機會,讓我有不少啓發。
我知道在座有很多位其實也是不同程度的照顧者,當中亦包括我本人,大家家中很多也有長者,都參與不同程度的護老工作,只是參與程度不同。剛才跟照顧者們談天,我未有機會請教每一位的名字,但剛剛有一位是Circle,他說了些很有啓發性的說話──照顧者不應經常認為自己在承擔責任,中國人傾向「攬上身」,意思是說「沒辦法,誰讓我嫁給他?」、「誰讓我是他的兒子?」、「如果他老了、病了,我照顧他是應份的」等,這些想法不是錯,但純粹認為是一份責任,隨着照顧者壓力越來越大,這份責任便越來越重,如一塊大石頭砸下去,苦不堪言,常常覺得「有苦自己知 」。Circle說不應這樣想,應該重新尋找價值觀,找到做照顧者的意義。我認為這句話對我啓發很大,若能做到便可由苦不堪言進入苦中作樂,繼而希望有苦有樂,最後希望能超然一點,多點關心自己。
另一位是Mei Ling,她給了我一張紙,這張紙不僅對照顧者很有用,對為政者也同樣有用,上面寫了有很多大家想要的選項,如愛情、健康、友情、事業成功、驕傲、自尊等好事,讓你挑選十項,再從中選出五項,即留下五項,其實要反省究竟在人生當中,那麼多美好的事物中哪些是重要的,固然對於照顧者要選擇,其實對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也要作出選擇,選擇出最重要的,就全心全意去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結果就更理想,效益就更大。
我在這裏很感謝兩間大學,聖方濟各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其實張校長兩間大學也曾服務過,再加上九間非政府組織一起努力,做了這套基礎工作是很有意義的,其意義在於校長剛才也提到,現在香港面對的是長期的高齡化挑戰,數字大家都耳熟能詳,現在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家,20年後到二○四六年便有約36%是65歲或以上,這並不是最震驚的,最震驚是80歲以上的人口,現在每20個有一個,即約5%,到二○四六年去到16%,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挑戰。
其實現時65歲以上的老人家有很多健康是沒問題的,但即使65歲時仍很健康,也不能擔保到80歲是否仍然健康,80歲後的照顧需要確實大很多,我們確實要想一想如何可以照顧好雙老長者,他們當中很多是照顧者,有了照顧者藍圖的工作,現時我們很有信心能找出很多有需要的照顧者,包括你們做的工夫,現在我們可以將大數據打通,已解決了私隱問題,也在試行當中,無論是向房屋署取得住戶冊,我們派關愛隊上門洗樓,可以找出一些有需要的長者;我們跟醫院管理局的數據打通,很快又找到一些有需要的照顧者,這些都做到的了。
以前我們的難題是不知道他們在哪裏,現在我們的難題在於找出來之後的下一步該如何。找出來只是第一步,其後就要照顧了,當然有些嚴重的個案要跟進,但我相信大多數個案用一些今日見到的實用方法,是可以幫忙的,所以我們很期待今日的發布會,再加上大家動動腦筋,任何方法只要可以成功應對老齡化挑戰都要去試用,我在這裏多謝大家。
在結束之前,我想作出一個呼籲,大家都可能猜到了。我認為這很巧合,剛才我走訪了多個攤位,他們都給我一個模式,就是五大需要、七項資源,加起來是一個魔法數字──十二,後面是七,十二月七日是重要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日。我呼籲大家一定要在十二月七日投神聖的一票,因為選出來的立法會議員會和政府一起努力,一起要做好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做好護老共行的工作。這裏也有另一個十二的數字──三個主辦單位加九個非政府組織。我近來見到十二和七的數字組合特別醒神。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選出心儀的立法會議員,多謝大家。
完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28分
香港時間18時2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