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第九屆環球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經貿高峰論壇主題演講致辭(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在第九屆環球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經貿高峰論壇主題演講的視像致辭全文: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再次獲邀擔任今日第九屆環球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經貿高峰論壇的演講嘉賓,以視像方式和大家分享交流。
 
  今次論壇以「全球鏈接·蓄勢騰飛」為主題,與特區政府招攬國際人才的目標不謀而合。
 
  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正全力連接全球資源、市場與人才,推動長遠經濟發展。
 
  要維持這個龐大齒輪運轉,展現香港在國家戰略與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潛力,核心關鍵正是招攬匯聚全球高端人才。
 
德國創科人才之旅 體現策略性招攬
 
  最近我認識的一班來自德國的年輕朋友,正體現到香港如何有策略地吸引國際高端人才。
 
  今年六月,我與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團隊一同到德國慕尼黑舉辦創科創業提案大賽,選出12名得獎的創科人才,他們既擁有創業和技術頭腦,而且非常年輕,一半屬於「00後」,但他們早已設立與創科相關的公司。
 
  人才辦在九月邀請了他們親身到香港和深圳考察,探索區內的創科生態、行業支援和創業機遇,了解大灣區內的產業鏈互補與協同,吸引他們前來香港乃至大灣區發展。
 
  在我和他們交流時,他們都分享了行程中所見所聞,認為這次行程大有得着,對香港優勢及大灣區潛力印象深刻,更有朋友計劃來港發展,考慮落戶科學園,為事業發展開拓新一頁。
 
  由此可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能夠發揮針對性的策略以招攬高端人才。正如這次為德國年青創科人才提供親身感受、眼見為實的機會,讓他們具體掌握來港以至到大灣區發展的龐大潛力。
 
香港的國際成就與最新人才情況
 
  今年九月,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的排名大幅躍升至全球第四位,並位列亞洲首位。而「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亦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選為全球第一,這些都反映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及大灣區的創新能力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這些成就是特區政府過去一段時間全力推動吸引人才的成果。自二○二二年年底起,特區政府推行多項搶人才、留人才措施。截至今年八月,已成功吸引逾23萬名來自全球不同界別的人才來港工作和發展。他們的加入不僅提升行業競爭力,也促進知識轉移及創新發展,形成良好的行業循環。
 
  然而,要讓這些人才真正扎根香港,發揮長遠效益,做好全球推廣以外,更需要完善的落戶及融入支援。這正是人才辦的核心任務。
 
人才辦的工作
 
  人才辦過去兩年積極在全球重點市場推廣,配合「八大中心」發展,招攬相關專業人才來港發展,豐富本地人才庫,並為行業帶來國際化的視野。
 
  過去兩年,人才辦進行了70次海內外訪問,到訪歐洲、亞洲、澳洲、中東及北美洲地區國家,並與大學、行業協會及初創機構建立「朋友圈」,實時推送香港最新資訊。
 
  招才以外,留才亦很重要。人才辦成立兩年以來,肩負為來港人才作指路人的角色,已連繫90多個不同界別的指定合作夥伴,為人才來港後面對的求職、創業及子女教育等不同問題提供專業意見及支援。人才辦亦持續舉辦線上線下專題研討會、粵語學習班、招聘會和社區共融活動,協助人才盡快適應新生活。
 
  剛過去的中秋節,人才辦邀請了一群來港人才參與在灣仔藍屋的節慶活動,手繪燈籠及擔任義工,與本地街坊融洽相處,加深他們對社區的認識。未來我們會繼續鼓勵人才參與義工活動,協助他們更好地融入香港。
 
總結
 
  香港為人才提供機遇,人才也為香港帶來發展動能。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做好引才、留才、育才、用才的工作,透過高效而聚焦的方法,與大灣區城市深化合作,推動人才共引、共享、共育,實現人才互聯互通、協同發展,為國家、大灣區和香港建立優質和多元的人才庫,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後,我祝願今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4時35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第九屆環球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經貿高峰論壇主題演講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