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現已啓用(附圖)
********************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今日(十月二十三日)提醒掃墓人士留意重陽節期間實施的特別交通安排。食環署亦提醒市民,新啓用的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全面實行「無煙拜祭」,場內禁止燃燒香燭祭品,市民可以鮮花代替傳統祭品。

  新建成的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位於沙田石門安興里,已於九月二十六日正式投入服務。該設施佔地約24 000平方米,提供約40 000個骨灰龕位,並設有面積約3 110平方米的撒灰紀念花園,以及提供300個位置、供安放24周以下流產胎兒的「永愛園」。上述服務現已接受公眾申請。 

  為確保「無煙拜祭」規定得以有效執行,食環署引入配備人工智能技術的機械人擔任「無煙大使」及「服務大使」。「無煙大使」進行日常巡邏,在偵測到煙霧或火焰時,「無煙大使」會向工作人員發出即時警報及向相關訪客發出警告信息。同時,「服務大使」會為訪客提供流動客戶服務與信息廣播。

  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的建築設計充分利用選址的天然地形及環境特色,透過園景設計,以植物及樹木配置作天然屏障,使建築外觀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營造寧靜、莊嚴、人性化、舒適且方便市民的環境。

  靈灰安置所大樓採用可持續建築設計理念,引入天然採光,減少對自然景觀的影響。設計包括露天廣場、太陽能板、綠化天台和收集雨水作灌溉之用的循環系統,並配備多項節能裝置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場內亦設有輔助設施,如服務櫃檯加設拐杖掛鉤、育嬰間及無障礙設施,以照顧不同人士需要。

  食環署一直致力推廣綠色殯葬,鼓勵市民以環保方式處理先人骨灰。石門紀念花園設有撒灰草坪,以不同花卉和樹木主題組構成自然景觀,並設有紀念牌匾,為訪客提供寧靜祥和的環境懷緬先人。場內亦設有告別及悼念設施,包括以四季花藝為主題的「頌禮室」,讓家屬在紀念花園撒放骨灰前進行簡單悼念儀式;以及座落於紀念花園及「永愛園」旁的中式仿石水盤「靜念池」,試行名為「連摺」的思念體驗。親友可在花形心意摺紙上寫下對先人的祝福,摺好後放入水中,藉此寄托和抒發對先人的思念與祝福。

  有關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的更多資訊,可瀏覽食環署網頁www.fehd.gov.hk

  此外,食環署位於沙嶺墳場內、專供撒放無人認領先人骨灰而設的紀念花園亦於昨日(十月二十二日)正式啓用。場內設置四條鋪上卵石的帶狀壕溝,供署方人員有體統地撒放無人認領的先人骨灰,並設有刻記相應年份的紀念牌匾及供市民憑弔的悼念設施。
 
2025年10月23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17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新建成的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位於沙田石門安興里,已於九月二十六日正式投入服務。圖示食物環境衞生署助理署長(職系管理及發展)何婉雯(左)和建築師代表(右)簡介石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的場內設施和建築特色。
石門紀念花園設有撒灰草坪,以不同花卉和樹木主題組構成自然景觀,並設有紀念牌匾,為訪客提供寧靜祥和的環境懷緬先人。
為確保「無煙拜祭」規定得以有效執行,食物環境衞生署引入配備人工智能技術的機械人擔任「無煙大使」及「服務大使」。圖示「無煙大使」進行日常巡邏,它在偵測到煙霧或火焰時會向工作人員發出即時警報及向相關訪客發出警告信息。
石門紀念花園設有中式仿石水盤「靜念池」,試行名為「連摺」的思念體驗。親友可在花形心意摺紙上寫下對先人的祝福,摺好後放入水中,藉此寄托和抒發對先人的思念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