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就「改革滲水問題處理機制」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主席:
我再次感謝陳恒鑌議員提出這次議案辯論和剛才各位議員的寶貴意見。
優化滲水檢測程序先導計劃
首先,我感謝有不少議員在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後,以及在剛才的發言中對推行優化滲水檢測程序的先導計劃表示支持。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時指出,樓宇出現滲水問題主要是因為業主未有妥善維修和保養其樓宇。業主若能第一時間履行其責任,與受影響的單位溝通,並跟進滲水情況,即時安排維修,滲水問題便可早日解決。這正是政府推出先導計劃的背後理念。
根據聯辦處(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的過往經驗,滲水問題主要由上層單位引致。因此,在先導計劃下,我們只要利用科技確定滲水情況,便會要求上層業主在指定時間內自行進行檢查和安排維修,否則聯辦處會介入,採取進一步行動,詳細檢測,並向其收回檢測費用,這個做法可促使上層的業主盡快採取行動,進行維修,不需等待政府詳細調查的結果。
為配合先導計劃的推行,發展局和環境及生態局會為有需要的業主提供資訊和財政支援,協助上層單位業主自行進行檢測及解決滲水糾紛。資訊方面,政府計劃與專業團體合作提供有關滲水檢測及維修的「懶人包」等資訊,上載至聯辦處、屋宇署和食環署(食物環境衞生署)的網頁,供市民參考。財政支援方面,發展局會透過現行計劃向業主提供資助或貸款。
我們亦會加強宣傳工作,加深市民對樓宇滲水問題的認識。現時,食環署就每個滲水個案均設有個案經理,並已另外成立顧客服務小組,透過舉辦宣傳活動及講座,向市民及物業管理業界推廣樓宇滲水知識,以及業主的維修和管理責任。
聯辦處亦已設立滲水事宜資源中心,向公眾提供滲水的一般資訊及參考資料。顧客服務小組職員會向到訪中心或致電查詢的市民,解答滲水事宜的一般查詢。此外,公眾人士亦可瀏覽滲水事宜專題網頁取得資訊。
社區調解先導計劃
另一方面,政府積極鼓勵市民以調解方式解決滲水問題和加強物業管理公司(物管公司)協助處理的角色。我在開場發言中提到的社區調解先導計劃正是其中一個例子。先導計劃為物管人員提供調解技巧培訓,以加強他們的調解能力,處理業戶之間的滲水事宜。培訓課程結合實務知識講座和角色扮演訓練,內容涵蓋調解基礎知識和運用調解技巧促進糾紛解決,以助物管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介入協助處理滲水問題,充分發揮作為居民面對糾紛時的橋樑,改善溝通並促進社區和諧。
政府會持續檢視培訓成效,並會加強與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的合作,探討進一步加強物管公司在參與處理樓宇滲水的角色的可行性。
我很高興監管局剛於上星期四,即十月十六日,推出「處理物業滲水情況」良好作業指南(指南),向物管公司提供實務指引,並擬於十月二十七日在監管局舉辦的持續專業發展講座中介紹指南。屆時,食環署亦會參與講解處理滲水的工作,讓物管公司更有效地協助處理物業內的滲水事宜。
剛才有議員提出有不同成因引致滲水情況,如滲水情況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作出跟進。如滲水情況是由其他成因引致,如雨水經大廈天台、平台、露台、外牆或窗戶滲入而引致對樓宇安全構成風險,例如天花混凝土剝落、鋼筋銹蝕等,或滲漏與樓宇的雨水渠管或污水渠管等排水渠管失修有關,聯辦處會將個案轉介屋宇署,屋宇署可根據《建築物條例》處理。如發現供水喉管失修而引致浪費供水的情況,聯辦處會轉介水務署根據《水務設施條例》處理。
為了進一步便利食環署處理樓宇滲水導致公共衞生妨擾的個案,我們亦修訂了《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訂明單位業戶如沒有合理辯解而不遵從「擬進入處所通知書」,即屬罪行,修訂條例亦延長政府人員可登門調查的時段至下午十時,配合市民的生活便利進行調查,這些修訂亦已在今年八月生效。
總結
主席,本屆政府明白市民對樓宇滲水問題的關注。因此,政府從不同方面提升處理樓宇滲水的效率和成效,包括科技、修改法例、推動調解,亦將於明年落實優化滲水檢測程序的先導計劃。政府會持續探討不同可行措施,以協助市民盡快解決樓宇滲水問題。我謹此陳辭。
完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31分
香港時間17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