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協助企業在港開設及擴展業務
*******************
問題:
行政長官早前指出,截至今年七月底,註冊香港本地公司總數逾150萬間,註冊非香港公司逾15 000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史新高。此外,自二○二三年一月至今年七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1 333間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引入1,740億元首年直接投資,並創造逾19 000個新增職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一年在港註冊的非香港公司數目為何,並按(i)其辦事處的類別(即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本地辦事處)、(ii)來自的國家,以及(iii)行業列出分項數字及比例;政府就未來三年吸引跨國企業在港設立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的具體目標為何;
(二)鑑於註冊非香港公司的數字創歷史新高,政府會如何善用此優勢,制訂中長期規劃,以持續推動總部經濟發展,包括推出具體措施協助來港企業「走出去」;及
(三)鑑於有商界人士反映,境外企業來港開展業務後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包括辦公室成本高、國際人才流失、資金調動困難等問題,政府就此有何應對策略,包括會否考慮在北部都會區劃出土地設立「總部經濟專區」,協助該等來港企業落戶,並促進其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保持緊密聯繫?
答覆:
主席:
就蘇長荣議員的提問,經諮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後,我綜合回應如下:
截至今年九月底,根據《公司條例》註冊的本地公司及非香港公司總數分別達1 519 103間及15 614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史新高。
此外,根據投資推廣署及政府統計處共同進行的按年統計調查,二○二四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總數達9 960間,亦創歷史新高。其中包括1 410間地區總部,2 410間地區辦事處和6 140間當地辦事處。按來源地分析,首五位是中國內地(2 620間)、日本(1 430間)、美國(1 390間)、英國(720間)及新加坡(520間)。按在香港的主要業務範圍分析,首五位是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4 730間)、金融及銀行業(2 020間)、專業、商用及教育服務業(1 530間)、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730間)及資訊科技服務業(500間)。
在二○二三年至今年九月期間,投資推廣署已協助共超過1 400間中國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預計帶來約1,940億元直接投資金額和創造20 000多個就業機會,亦提早完成二○二二年《施政報告》訂下的績效指標(註)。
上述豐碩的成果除了充分顯示特區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成效,亦反映儘管受地緣政治的影響,中國內地和海外企業依然對香港充滿信心,並選擇香港作為其拓展亞洲區域業務的基地。二○二五年《施政報告》亦定下新績效指標,要求在二○二六至二○二七年間吸引至少共1 200間中國內地或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從而帶來至少1,200億元直接投資金額和創造至少12 000個就業機會。投資推廣署會繼續積極部署及吸引香港境外的企業及資金落戶香港。
就企業落戶香港時遇到困難,投資推廣署致力為它們提供一站式及量身訂製的支援服務,由策劃至落實業務全程給予協助。為加強支援企業應對困難和挑戰,在財政司司長的支持下,投資推廣署在去年成立由投資推廣署署長領導的跨部門/機構轉介機制,由署方積極收集和研究中國內地及海外企業在落戶香港時面對的關注和痛點,以便向相關政策局、部門或機構反映和商討適切方案。轉介機制設立近一年以來,成功處理了多項事宜以配合業界需要(例如開設銀行戶口、外來勞工的申請和工作安排、申請使用空置土地等),以便利中國內地及海外企業落戶香港和擴展業務。
在推動總部經濟方面,政府會善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吸引更多中國內地以至世界各地企業在港設立財資中心。就此,二○二五年《施政報告》指出,財庫局正研究優化相關的稅務寬減措施,目標於明年上半年完成有關研究。香港金融管理局亦會推動銀行業,尤其中國內地銀行,在港設立區域總部,利用香港優勢,輻射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市場,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
另外,公司遷冊機制已在二○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開始實施,在香港以外地區成立的公司可向公司註冊處申請遷冊來港。該機制可減省複雜昂貴的司法程序,讓經遷冊公司保留其在法律上的法人團體身分,令公司業務得以延續。遷冊申請人須符合公司背景、誠信、對成員及債權人的保障和償付能力等規定。
為吸引高增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落戶香港,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宣布,財政司司長會帶領相關政策局、部門及公營機構,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涵蓋批地、地價、資助或稅務減免優惠等。投資推廣署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可靈活運用政策包,與企業洽談落戶細節,並向財政司司長匯報,由其拍板落實。此舉同時配合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產業發展,以主動吸引高增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來港,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支援中國內地企業「出海」方面,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宣布特區政府會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和香港駐中國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和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中國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負責督導出海專班工作及協調各政策局(包括財庫局)、部門和機構,為「出海」企業制訂多元方案。投資推廣署會協調支援出海專班的工作,並透過貿發局及與其他機構的協作,利用多元渠道與中國內地中小企業對接,向目標企業宣傳以香港為「出海」平台的優勢,並按不同企業的需要量身訂製全方位支援服務。
我們已於十月六日和十四日分別正式啓動出海專班和舉行首次督導委員會會議討論工作策略。接下來,出海專班將陸續開展不同工作,包括於中國內地舉辦大型推廣活動,以宣傳專班的工作。
展望未來,投資推廣署會繼續配合相關政策局,一方面向海外企業推廣香港作為拓展中國內地業務的跳板並支援它們落戶香港,推動總部經濟和發展北部都會區,另一方面向中國內地企業推廣香港作為「出海」的平台並協助它們來港設立業務,並與出海專班的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驅動「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投資。
註:二○二二年《施政報告》的績效指標要求於二○二三年至二○二五年吸引至少1 13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從而帶來不少於770億元直接投資金額和創造不少於15 250個就業機會。
完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33分
香港時間17時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