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署理發展局局長就「改革滲水問題處理機制」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發展局局長林智文今日(十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陳恒鑌議員動議的「改革滲水問題處理機制」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我感謝陳恒鑌議員提出這項議案,讓我們可以就此滲水處理的議題交流意見。我首先在此點題,向各位說明屋宇署在整個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援方面的角色和一些主要措施。
      
各司其職的好處
      
     其實在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的結構下,各相關部門一直通力合作、各司其職地解決問題。滲水若屬《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所列的妨擾事項,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會按條例向滲水單位業主作跟進。如發現滲水影響樓宇結構安全或外露排水渠管有欠妥或破損時,屋宇署亦可根據《建築物條例》作出跟進,包括發出勸喻信及發出一些樓宇修葺令、勘測令或渠務修葺令等。如遇到一些情況是食水管滲漏,個案會轉介至水務署,讓其可以根據《水務設施條例》發出維修通知書。其實上述的分工機制有其道理,也鑑於各個相關部門有不同專長及角色,透過分工合作,可以處理滲水調查及相關執法工作。
      
善用新技術
      
     剛才議員亦提及科技應用,屋宇署一直積極探索引入新檢測技術,以加快協助業主處理滲水問題,切實解決民憂。例如剛才提到的紅外線熱成像分析之外,我們近年亦引入微波斷層掃描,連同紅外線熱成像分析這些先進檢測技術,都能顯著提升找到滲水源頭的成功率。聯辦處已在全港落實,在可行情況下以科技檢測作為第三階段調查的首選調查工具,期望能更快速、準確地處理滲水問題。屋宇署亦建議引入更輕便的紅外線檢測工具在第一階段檢測使用,盡早甄別滲水源頭。屋宇署會持續留意海內外地區測試技術的發展,如有合適技術,我們會積極引入香港試用。
      
外判顧問公司制度
      
     屋宇署聘請外判顧問公司協助聯辦處就滲水個案進行調查。我們一直對他們的表現進行密切監察,包括舉行定期工作會議,通過雙周報告了解他們的工作進度,一些需時較長的個案,我們會要求他們加快處理。對於表現欠佳的顧問公司,我們會加強抽查個案處理情況,及有需要時發出警告信和負評報告,要求其糾正及改善表現。在過去三年,聯辦處已對表現不佳的顧問公司發出54封警告信以及兩份負評報告,相關的顧問公司隨後均有按警告改善其服務表現。
      
向業主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援
      
     雖然解決物業內滲水問題是業主責任,政府亦十分重視對業主的支援。屋宇署正與業界商討,希望擬備一份有意向提供滲水檢測及維修人士連同參考服務價格資料的公開名單,作為市民物色合適人士處理滲水個案的參考,也作為政府對市民、業主的一個技術支援。
      
     政府亦會一直透過不同計劃向業主提供資助或貸款進行樓宇維修,例如市區重建局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或者屋宇署的「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另一方面,食環署和屋宇署亦已在滲水專題網頁、公眾街市和社交媒體等平台播放宣傳短片,加強宣傳妥善管理和維修保養樓宇的信息。
      
     主席,我期望聆聽各位議員的意見,稍後再作回應。
      
     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2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