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題:應對的士司機人手短缺
****************
問題:
有運輸業界人士預計,隨着年長的士司機退休,以及規管網約車法例生效後有司機轉為駕駛網約車,的士司機短缺問題將會加劇。此外,據報五支的士車隊亦因招聘司機困難,而難以實現規模化營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據悉全港有約21萬人持有有效的士駕駛執照,但只有兩成是活躍的士司機,政府有否調查持有的士駕駛執照人士不加入的士業的原因,以及有否估計市場尚欠多少名的士司機;
(二)有何具體措施協助的士車隊招聘司機,以使其在獲發牌照四個月後(即本年十一月底)可達到有3 500輛的士投入服務的目標;及
(三)會否考慮在今年十一月進一步優化的士筆試時推出措施,容許外勞司機在符合一定資歷及考試要求後,便可在港駕駛的士,並在的士車隊試行,以令車隊車輛數目盡快達標;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以及有何其他措施增加的士司機供應?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關注的士行業人手情況,並透過多項措施提升服務質素及協助業界改善營運環境,以期促進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吸引更多新血投身的士業。
就易志明議員的提問,我的回覆如下:
(一)面對人口持續高齡化,各行各業都要應對人手方面的挑戰。就的士業而言,政府一直多管齊下,壯大司機供應,包括在二○二○年優化的士筆試,更新考核內容和調整試題數目,以便可以更集中考核關於的士服務的核心知識。措施推出後,應考人數在過去五年大增四成至二○二四年的接近14 000人。為了與時並進,讓的士筆試更能夠切合業界的實際運作需要,運輸署將由下個月,即十一月起,進一步優化筆試,大幅減少和簡化有關地方和路線的試題,並同時加入與提升的士服務質素相關的新試題,務求在維持評估水平的同時,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的士行業。
除了優化筆試外,政府亦已於二○二○年放寬申請的士駕駛執照的規限,由過往要求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私家車或輕型貨車正式駕駛執照最少三年,縮短為最少一年。另外,政府近年實施一系列措施提升的士服務水準及整體形象,包括推出系統化管理的的士車隊、舉辦的士服務嘉許計劃、增加的士乘客座位數目上限、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以及放寬的士禁區上落客限制等,為吸引新人入行帶來正面作用。
此外,僱員再培訓局亦有提供與的士司機相關的培訓課程,協助學員投身的士行業。合資格人士更可獲學費減免。
以上各項措施均有助吸引更多年輕新血考取的士駕駛執照。截至今年八月,40歲或以下的的士駕駛執照持有人約有18 200人,較二○一九年(約11 800人)增長超過五成。
現時活躍的士司機數目約有46 000人。的士駕駛執照持有人是否選擇成為活躍的士司機,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個人就業選擇、整體經濟和行業營運環境、營運收入和成本(例如車租水平)等,難以一概而論。政府會繼續採取多項措施,促進的士業健康發展,吸引新血入行,壯大司機供應。
(二)的士車隊方面,政府一直因應車隊的需要積極協調及提供協助,包括推動各車隊與第三方平台合作以提供統一召車服務、便利車隊的士驗車安排、協調車隊營辦商申請「純電動的士百分百擔保貸款專項計劃」,以及向市民及遊客宣傳車隊服務等。此外,為了方便車隊的士接載已預約行程的乘客,運輸署已於機場、部分口岸、高鐵站等13個地點設置約80個車隊的士專屬停車處。
有關招聘司機方面,政府一直有安排車隊營辦商參與由勞工處舉辦的地區招聘會及專題招聘會,讓營辦商可向求職者詳細講解車隊對司機的管理、培訓與支援,吸引現職司機和新血加入。此外,各個車隊亦透過其他措施招募司機,包括在電台和社交媒體上刊登廣告、提供新人介紹費和駕駛安全獎金,以及引入彈性工作時間等。
根據我們了解,招聘會和上述措施吸引不少行外人士查詢,並成功招聘超過100人轉行加入車隊。政府會繼續助力車隊招募司機,並會繼續督促各車隊營辦商積極優化服務,加快招募司機及車主,推動各車隊邁向所承諾的規模,為乘客提供優質的士服務。
(三)至於有關輸入外勞的建議,考慮到的士屬於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司機需要熟悉本港道路網絡及交通系統,並因應即時交通情況,採用最直接而切實可行的路線駛往目的地,亦需要與乘客保持溝通,以及按乘客需求調整路線和下車地點。因此,的士的服務性質與定點定線的小巴或非專營巴士服務有所不同。政府目前未有計劃就的士行業輸入外勞。
正如我剛才介紹,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的士業人力資源的最新情況,透過不同措施吸引新血入行,並與業界保持溝通,確保的士服務的穩定性以及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多謝主席。
完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50分
香港時間14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