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九題:鼓勵人才留港發展的措施
******************
  以下是今日(十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振英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雖然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全球第四位,但在鼓勵人才留港發展方面仍存在結構性短板,尤其香港的生活成本高昂,令其在「生活成本」指標上的表現不佳,在全球排名第66位,因此政府應推出相應的長遠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為降低住房成本壓力,政府會否考慮在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域預留部分土地,參考外國經驗以build-to-rent模式(即專為出租而建造房屋的模式)興建人才公寓,為來港人才提供穩定而可負擔的住屋選擇,以增加他們長期定居香港的誘因,從而促進本地經濟發展;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二)鑑於有意見指出,培養本地人才的多種語言能力對提升其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政府會否考慮設立外語獎學金計劃,資助計劃在港長遠發展的本地學生或青年到海外修讀語言課程,以培育具跨文化素養及專業外語水平的本地人才;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發展局及教育局後,現答覆如下:
 
(一)北部都會區(北都)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的三分之一,當中的產業用地推動創新科技以至其他產業發展。在相關政策局的支持下,發展局已在北都一些新發展區(如新田科技城和流浮山一帶)的產業用地,預留規劃彈性容許興建人才公寓,以配合有關的產業發展。
 
(二)政府一直大力投資教育,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學習外語有助學生認識多元文化,並藉此加強與世界不同地方的連繫,提高他們日後投身工作、進修或創業的競爭力。政府一直鼓勵院校為學生提供學習外語的機會,並透過學生交流計劃及體驗學習等不同途徑,讓學生接觸更多地方的文化,擴闊視野,抓緊香港的獨特優勢,為未來發展作更好準備。多年來,政府與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其他諮詢組織和持份者通力合作,通過運用語文基金資助並推行不同的措施,以培育香港人,特別是學生及就業人士,兩文三語的能力。政府會繼續致力培育精通兩文三語及其他語言的人才,惟現時未有計劃設立問題所建議的外語獎學金計劃。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