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司副司長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致辭(只有中文)(附圖)
********************************
以下是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十月十六日)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的致辭:
鄭善強主席(《信報財經新聞》主席兼行政總裁)、鄧傳鏘總編輯(《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我感謝《信報財經新聞》籌辦今日的活動,匯聚相關專家和有識之士,共同探討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之一的發展機遇。今年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正好契合政府大力發展創新產業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方向。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到二○五○年,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21億。就香港而言,在約20年後,我們超過三分一的人口會達65歲或以上。這個人口結構,為政府和社會帶來挑戰,但亦意味我們有一個龐大的銀髮市場,我們必須好好把握這個契機發展銀髮經濟。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為此,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工作組),推動各界共同開發與銀髮經濟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提升銀髮一族的生活質素。工作組在今年五月公布了30項措施,圍繞銀色的消費、產業發展、品質保證、財務保障及生產動力等五大範疇,藉此引領商界注視和擁抱市場變化,在銀髮經濟中尋找新機遇,從而推動整體的經濟增長。
訂立更多銀髮「灣區標準」
銀髮經濟發展涉及香港整體經濟的轉型,在消費、餐飲、樂齡產品、科技產品以至金融產品等方面都產生重要影響。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樂見社會各界已積極響應,例如在推動長者友善飲食方面,已陸續有不同食肆,包括連鎖餐廳和快餐店,推出軟食餐單,迎合有吞嚥問題的長者的需要,做生意之餘亦讓長者重拾進食的樂趣。此外,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於去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照護食灣區標準》的制定。我很高興告知大家剛於上月二十五日,「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正式公告《適老易食食品(適老照護食)通用要求》獲納入「灣區標準」清單,成為第一個由香港主導制定的銀髮領域「灣區標準」。標準為三地的照護食生產商提供清晰指引,有助促使統一檢測程序、提升產品的質量、推動技術創新和保障食品安全,惠及整個灣區的銀髮一族。在此成功基礎上,特區政府會繼續推進研究在更多範疇訂立「灣區標準」,例如銀髮護理或日常用品類別的產品,既能推動區域產業協作,也能滿足長者的生活需要以至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今次演講的主題為「智慧科技賦能銀髮生活:從健康管理到樂齡社交的創新應用」。接下來,我會分享政府如何與相關機構透過創新科技,便利和提升銀髮一族在不同範疇的生活,達致長者「樂享耆年」和社會「產業創新」的雙贏目標。
構建樂齡科技生態圈
我說過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的工作之一,是發展「銀色產業」。發展「銀色產業」的工作,包括推動樂齡產品的研發、市場化及產業化。推動樂齡科技不能單靠研發公司單方面的工作,更重要是對接好銀髮用家的需要及喜好,產品才能與市場銜接,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香港科技園公司透過促進園區公司與安老業界、醫院、診所、教育機構及社福組織等的合作,協助樂齡科技公司發展樂齡產品及讓市場認識不同的樂齡科技方案。數碼港亦籌備多項商貿配對活動,協助樂齡科技初創企業與社福機構建立聯繫,並率領初創企業參與相關研討會,為他們提供概念驗證和業務發展機會。目前,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都有一定的基礎,兩個園區現時聚集了超過120家樂齡科技企業,單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已募集了超過一億五千萬元的資金。另一方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也剛為樂齡科技技術供應商、安老服務提供者、商會及社會組織等推出免費技術諮詢服務,涵蓋各種技術的應用、測試和標準合規性。
創新科技的應用
不同研發中心亦正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的應用。為加強長者照顧服務,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已於今年六月與博愛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就不同研發項目合作,涵蓋用於病患健康分析的先進人工智能平台、智慧個人護理、機械人系統、藥物分配、人工智能陪伴系統等範疇。兩所機構會合力研究為二○二七年落成的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項目,引入多元化創新應用科技,以期將項目打造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
此外,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正與一間本地物業管理公司合作,為居住在簡約公屋的住戶,包括長者,提供智能機械人服務。另一間研發院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亦將智能保護材料技術,授權予一間本地健康用品公司,製作可以減低衝擊力的防護地毯,供不同社福機構採用,保障長者的健康。
每年由特區政府和社聯聯合舉辦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是業內展示應用成果的重要平台。去年樂博覽暨高峰會展示了多個成功在社福機構落地使用的樂齡科技方案,當中包括由醫念科技(MedMind)推出結合本地文化的「腦有記」系統,讓長者透過麻雀、書法等有趣互動的遊戲,進行認知訓練。這系統已廣泛應用於超過300間復康及長者服務的社福機構、安老院,並拓展至台灣、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及海外的華人社區。當然,樂齡科技和產品也可用於拓寬銀髮一族的興趣學習,例如音樂、棋藝和體藝等學習。
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
財政資助對推展樂齡產品應用十分直接和重要。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用或試用科技產品,包括:可監測體弱長者離床的感應系統,以監察和介入長者跌倒或發生意外的情況;可量度心律和血壓的配帶式感應器;可測量健康參數的身體成分分析儀;以及可配合室內定位的智能防遊走系統等。
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政府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並在今年三月起擴展其用途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合資格服務單位可購置合適的科技產品,借予長者及護老者拿回家中使用,讓樂齡產品的使用範圍從院舍擴展至長者家居,增加產品的受眾面。
長者的數碼培訓及體驗
儘管智慧科技為銀髮生活帶來多方面的好處,但不少長者因缺乏相關知識而無法充分利用這些科技產品便利生活。為協助長者融入數碼社會,數字政策辦公室在「友智識」計劃下推動多項措施,包括基礎及進階數碼培訓、定時定點的技術支援、流動數碼服務站,以及網上學習平台等。計劃推出至今已協助了超過27萬名長者認識及使用數碼科技產品及服務,擴闊他們的社交圈子,更容易融入社會。數碼港亦於今年九月,在其年度盛事數碼娛樂領袖論壇中特意舉辦樂齡電競體驗日,讓電競不再只是年青人的玩兒,而是可成為長者的娛樂之一,並通過電競體驗鍛鍊腦力,提升心理健康。
如何滿足銀髮一族在生活不同範疇上的需要,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和幸福感,是社會的重大課題。我期待社會各界繼續與政府合作,透過推動創新科技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和幸福感,同時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最後,我祝今日的高峰論壇圓滿成功。多謝大家。
完
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3時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