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五題:北部都會區支援青年上流的措施
*********************
以下是今日(十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曼琪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於《2025年施政報告》中表示,北部都會區(北都)的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的三分之一,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有意見認為,北都發展為香港青年提供上流及打造幸福人生的機遇。關於北都支援青年上流的措施,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有否就北都未來發展,為青年規劃一條涵蓋學業、就業、置業和創業各方面的向上流動生態鏈;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2025年施政報告》表示,預計北都將會創造約50萬個新工作職位,該等職位的種類分布及比例為何;有否制訂緊扣該等新職位的培訓本地人才計劃與策略,以協助青年把握有關機遇;
(三)有否因應上述50萬個新工作職位所帶來的北都人口,評估北都的住宅單位數目是否足夠應付青年家庭的需求;如有,因應評估結果所制訂的房屋規劃為何,以及當中公營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及私人住宅的單位數目比例分別為何;及
(四)有否規劃在北都興建支援在職青年及其家庭的設施(包括青年宿舍、青年驛站、託兒服務中心、幼稚園、中小學等);如有,規劃的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北部都會區(北都)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也是我們為未來包括下一代作出的重大投資和建設。北都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的三分之一,可提供3 000多公頃新發展土地,當中的產業用地推動創新科技(創科)以至其他產業發展,創造超過50萬個優質多元工作職位。北都也是未來公、私營房屋供應的重要來源,將提供約50萬個新住宅單位。北都的規劃亦能推動更佳的職住平衡,拉近工作地點與居所的距離,並提供完善居住和工作配套,改善生活質素。
就陳曼琪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相關政策局後,現回覆如下(因提問的第一至三部分有關連,我們為該部分作出綜合回覆):
(一)至(三)在北都新發展區規劃上,為照顧青年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需要(例如就學、就業、住屋等),發展局連同相關部門一直以多元發展的方針進行土地規劃。
在就學方面,在進行北都新發展區的規劃時,我們會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規定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預留足夠土地發展中、小學,並會按各部門評估的需求,為幼稚園及其他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預留土地或樓面空間。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政府已預留用地發展北都大學城,一方面滿足青少年對專上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助力香港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此外,北都也預留大量用地作文化和體育發展之用,讓不同志趣的青少年都有廣闊空間盡展所長。
在就業和創業方面,北都採用「產業帶動」的發展模式,為不同產業帶來龐大的發展空間,創造大量優質且多元化的職位,配合青年的就業需求之餘,也締造有利的創業環境。以創科產業為例,北都的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河套香港園區),將提供300公頃的創科用地,容納約70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大大提升本港創科產業和初創企業的發展空間。此外,流浮山將定位為數碼科技樞紐,將利用先進科技,推動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並成為孕育青年人才和初創企業的搖籃。北都內的新發展區正處於不同的規劃及建設階段,按規劃階段的假設估計將創造超過50萬個新工作職位,有關職位的規劃分布估計載於附件。而就這些新工作職位,各政策局及部門會因應各行業的最新發展及人力需求情況,提供相應的本地人才培訓計劃。
在住屋方面,北都將會是香港未來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預計可提供約50萬個新住宅單位,照顧社會不同階層家庭(包括青年家庭)的住屋需求。新發展區也提供契機回應公眾對更寬敞居住空間的訴求,根據《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建議,北都較近期規劃的新發展區(包括新田科技城、牛潭尾、流浮山一帶、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的住宅用地規劃,均假設平均居住空間可增加百分之十至二十,為日後創造更多優質生活空間提供彈性。此外,我們亦預留彈性,可以靈活調整個別新發展區公私營房屋的比例,當中會考慮有關新發展區的產業定位,以及不同階層市民的需要。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分別約為七比三以及六比四,當中的公營房屋單位包括租住公屋和出售資助房屋。其餘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則會按其定位及整體公、私營房屋的供求情況,於稍後的落實階段作靈活安排。
(四)在託兒服務方面,政府會根據以人口為基礎的規劃比率,為每25 000人口預留空間提供100個資助幼兒中心服務名額,以配合北都新發展區人口遷入所帶來的服務需求。在青少年支援方面,政府亦會為每12 000名屬於6至24歲年齡組別的兒童/青年規劃一間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至於青年驛站、青年宿舍等,如獲政策支持,可在北都的合適用地提供相關設施。為配合《青年發展藍圖》的政策目標,政府計劃在北都(例如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興建青年設施大樓及相關設施,協助青年發展,設施包括讓內地和香港青年交流、互動和協作的場地、青年活動及互動空間、青年創新和創業基地,以及青少年制服團體基地設施等。就幼稚園、小學以及中學的規劃,請見上文回覆。
完
2025年10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