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及其轄下兩個小組委員會各主席於年結記者會上的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下稿代立法會秘書處發出:

  以下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財委會)主席陳振英、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主席易志明和工務小組委員會主席謝偉銓今日(十月十四日)舉行年結記者會的發言全文:

財委會主席陳振英:

  歡迎大家出席財委會與兩個小組委員會聯合舉行的簡報會。我會首先匯報財委會的工作,然後兩個小組委員會的主席會分別報告小組委員會的工‍作。

  今個會期財委會運作暢順,委員繼續嚴謹認真、理性務實地審批政府的撥款建議,做好把關。截至今年十月三日,即財委會今個會期最後一次會議,獲財委會批准的項目有67項,合共涉及的承擔額約為1,268億元,政府提交的所有項目均已完成審議,包括:

(一)20項人事編制及28項工務工程撥款建議;以及

(二)19項非工務工程撥款建議,涉及承擔額約186億元,包括「創科產業引導基金」(10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30億元)等。

  在今個會期,財委會合共舉行了35次會議,總時數約71小時41分鐘。就需要討論的撥款項目,項目的平均審議時間約為1小時29分鐘。部分較受關注的項目,例如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發展計劃貸款的安排,以及「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相關撥款建議,財委會用了較長時間討論,分別用了約3小時及2小時審議有關建議。我想重申,不能單以財委會會議時數來衡量立法會審議撥款建議的工作,而是要計及申請相關撥款的整個流程,包括諮詢相關事務委員會等。

  財委會在今年四月舉行了21個環節共約34小時的特別會議,審核二○二五至二○二六年度的開支預算。88位議員就開支預算的內容提出合共約3 900條書面問題。在特別會議上,議員進一步就開支項目請官員提供資料,並就預算案內各項與公共開支相關的措施提出意見。議員關注到,多個政策局在回覆議員的書面問題時,不少都表示沒有備存相關數據或資料,部分答覆內容亦流於籠統。我期望政府參考議員的建議,加強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工作,此舉不但有助政府回答議員提問,更能以客觀數據為依據,按科學方法制訂更精準到位的政策及措施。

  在政府提交財委會審議的48項人事編制和工務工程建議中,財委會曾進一步討論的有四項,當中三項是小組委員會建議進一步討論。有一項建議是小組委員會不建議財委會進一步討論,但其後有財委會委員聯名要求討論並獲委員會同意,這個項目就是重置域多利亞公眾殮房建造工程。多名委員在會議上就項目設計、空間運用、工程價格等多方面事宜提問,例如善用地下岩洞會否反而增加工程成本、如何運用地面和岩洞的空間才更具成本效益。當中帶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委員經常強調,就是當局應提前在選址階段加入成本控制的概念,考慮不同地點對工程成本的影響,並在討論文件提供不同方案的比較資料,讓議員審議財務建議時有多角度的考慮。

  香港現時面對財赤,在「財政彈藥」不多的情況下,議員一方面「急市民所急」,協助政府「應慳則慳」,同時確保政府「應使則使」,在有需要的範疇投放足夠資源,做到「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開源」和「節流」同樣重要,我們不能只着眼赤字規模,而一味縮減開支,更重要是在現時經濟轉型期,發掘新增長點,同時善用現有資源,推動經濟增長。所謂危中有機,建議當局全面檢討理財方式,優化財政資源配置,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現屆政府敢於破局,積極整合財政、開源節流,例如向財委會申請將六個規模較大的種子基金未來五年不需要動用的約620億元結餘,回撥至政府帳目,以及檢視各項計劃的財政承擔額,包括將購置社福處所已核准的承擔額下調。有關做法將公共財政資源「解鎖」,讓政府可以更靈活和有效地運用公共資源。委員都認同這個方向,並促請政府盡快檢視其他種子基金的運作模式,以及增加基金收支細項的透明度,令議員和公眾更掌握基金的運作詳情。
   
  立法會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推動創科發展,而本地科研轉化為經濟成果初見成效。香港在世界數碼競爭力的科技排名世界第三,《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第一。為抓緊科技創新的發展勢頭及機遇,完善創科建設策略布局,財委會在今個年度繼續「加碼」,批出多個與科研有關的撥款建議,合計超過140億元,包括「創科產業引導基金」(10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30億元)、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10億元)等。

  值得一提的是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政府會以有限合夥人的形式參與基金運作,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標誌着政府革新投資創新及科技產業的思路,亦是對接國家發展「耐心資本」的戰略,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投」的高效協作。這個項目上百億元,委員在審議撥款建議時都「慎之又慎」,全方位就資本回報率、行政費、監察及退出機制等事宜提問。我希望政府在推行有關計劃時,考慮委員的意見和建議,「打好這手牌」,確保基金達到預期的回報。

  另一方面,在今個會期,各部門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相繼向財委會提交多項有關優化資訊科技設施的撥款建議,合計獲撥款超過44億元,包括為香港警務處開發新一代通訊系統(約20億元),優化皇崗口岸電腦系統(約9.5億元)、更換或更新策略性道路的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約5.7億元)等。

  現在我請兩位小組委員會主席向大家匯報。先請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主席易志明。

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主席易志明:

  各位傳媒朋友,很高興今日在此向大家匯報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在二○二五年會期的工作。

  小組委員會在今個會期共審議並通過了18項人事編制建議,均已獲財委會批‍准,這些建議涉及多個民生項目,亦涉及土地供應、「搶人才」、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相關政策落實,助力香港拼經濟、謀發展。

  涉及的首長級職位包括:

(一)開設一個常額職位,設於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專責辦公室,負責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和網絡安全,以及制訂相關《實務守則》;

(二)刪除兩個常額職位,即設於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兩個助理銀行監理專員職位;

(三)開設四個有時限職位,包括設於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一個有時限職位,負責南拓展及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的工作;設於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專責辦公室的兩個有時限職位,負責實施各項與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相關的工作;以及設於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監督私營骨灰安置所及市政基建規劃的一個有時限職位;

(四)保留18個有時限職位,例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兩個有時限職位,負責推動公司註冊制度、會計專業及金融科技的工作,以及勞工及福利局的三個有時限職位,負責招攬和支援人才、人力規劃及研究的工作;以‍及

(五)將一個非公務員常設職位轉為公務員常設職位,該職位設於教育署,負責推動香港教育更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作出貢獻。

  今個會期,小組委員會共召開了10次會議,總時數約18.3小時,每個項目的審議時數平均約一小時。每個項目都先經相關事務委員會討論政策事宜,才交上小組委員會,經小組委員會通過後再交上財委會,整個討論過程相當認真和深入。

  我觀察到,委員在討論人事編制建議時,提問內容精準到位,聚焦於建議開設或保留職位的理據、有關職位的性質、所屬職級、開設年期、分工安排,以及績效指標等細節,這些問題都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委員在審議開設新職位的建議時,都會詳‍細審視有關職位是否有必要,以及可否透過內‍部調配代替增‍聘人手等,以確保政府恪守審‍慎理財、財政資源用得其所,以及公務員編制零增長的原‍則。當局亦有針對委員的提問作具體回應。

  另外,委員讚賞一些部門主動積極,例如提前騰空不予保留的有時限職位,盡快幫政府「慳荷包」,以及「應慳則慳」,暫緩開設若干職位,改以內部調配替代。

  本年度是本屆立法會最後一個會期。回顧第七屆立法會四年會期,小組委員會審議並通過62項人事編制建議,均獲財委會批准。我寄望下屆立法會的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繼續以專業、嚴謹和高效的態度,全面審視政府提出的人事編制建議,確保資源配置公平,並發揮最大效益。

  人力資源是推動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亦是實現香港長遠發展及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小組委員會要以創新的視角,積極應對未來社會變遷帶來的挑戰,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隊伍、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市民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確保政府政策得以有效執行。

  最後,我想特別感謝副主席陳祖恒。這段時間,我們並肩合作、互相支持,齊心推動小組委員會的工作。多得副主席的投入和幫忙,很多事情才能順利完成。多謝各位。

財委會主席陳振英:

  謝謝易志明,現在請工務小組委員會主席謝偉銓。

工務小組委員會主席謝偉銓:

  各位傳媒朋友,很高興今日在此和大‍家分享工‍務小組委員會在二○二五年會期的工作。

  先講講一些數字,今個會期,工務小‍組委員會共舉行了17次會議,總時數超過36小時,包括應政‍府要求而加開了七次會議,共約16小時。小組委員會共審議了28項工務工程撥‍款建議,總‍撥款額達1,082億元,全部建議已‍獲財委會批准。

  這28項工務工程,當中約311億元,即近三成的撥款額,是用於北部都會區(北都)的基礎設施工程,包括元朗南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約138億元)、洪水橋淨水設施(約67億元)、牛潭尾濾水廠擴展工程(約96億元)及新界北區食水供應改善工程(約10億元)。顯示立法會充分配合當局推動北都提速發展;另有約28%的工務工程撥款額,是與環境政策相關,涉及款項約305億‍元。

  每項工務工程撥款建議平均審議‍時間約為1小時19分鐘,其中較受公眾關注的撥款建議,例‍如涉及超過一萬個有利社會民生的小型工程項目、撥款額416億元的二○二五至二○二六年度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以及造價12億元的重置域多利亞公眾殮房項目,小組委員會均用了超過兩小時深入討論。

  小組委員會為市民嚴謹把關,監察政府的工務工程支出。委員亦見到政府努力壓縮工程成本。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餘下工程為例,去年七月諮詢發展事務委員會時,項目預算超過156億元,在今年六月提交予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時,預算約為129億3,000萬元,減少了約27億元。當中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渠務署就機電工程合約採用「直接採購」模式,由政府直接採購合適的大型機電設備。與傳統的「連工包料」模式相比,有助節省約17億元,是委員在這方面和政府努力所減省。

  委員留意到現時每個工務工程項目均會預留相等於有關工程估計費用的10%作應急費用,關注此「一刀切」的做法是否恰當,會否不必要地凍結了政府的財政資源,因此委員促請當局研究,可否因應項目的規模和性質,設定不同應急費用百分比上限。委員亦注意到,政府現時委託房委會推展工務工程,需支付相當於工程費用12.5%的間接費用。委員建議政府檢討有關間接費用有沒有下調空間,從而降低工程的預算費。

  因應委員的意見,發展局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正檢討現行工務工程項目的資源運用機制,包括有關應急費用機制,以及就推展工務工程支付予不同機構,例如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醫院管理局、香港房屋委員會等的間接費用的百分比。我期望當局在不久的將來與議會分享有關檢討結果。

  立法會不同委員會在公共財政及審批撥款上扮演不同角色。當項目經過相關事務委員會討論後,來到工務小組委員會則聚焦工程事宜,我留意到委員都是積極務‍實地參與討論,反映地區人士及市民大眾的關注和期望。在第‍七‍屆立法會的四個會期內,小‍組委員會合共通過121‍項工務工程撥‍款建議,總撥款額達5,237‍億元。

  政府持續投資基本工程,致力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和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但建造業面對建造成本高昂、人力短缺等挑戰,市民亦關注工務工程項目開支情況。鑑於當前本港經濟和公共財政狀況,有議員認為政府應檢視現有的工務工程項目清單,審時度勢,按緩急輕重有序落實各個項目;政府亦應維持每年工務工程的投入總規模,防止(工程量)大起大落的情況出現。行政長官於二○二五年《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原訂未來五年的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平均約為1,200億元沒有改變,並提出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議員樂見政府支持本地建造業和持續推動經濟發展。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有關工務小組委員會在今‍個會期的工作。最後,我藉此機會感謝副‍主‍席陳恒鑌,我們「拍住上」,一同做好小組委員會的每項工作。現在我將時間交給財委會主席。

財委會主席陳振英:

  現在由我作一個總結。今個會期,財委會和兩個小組委員會繼續妥善履行審批政府撥款建議的職能,審議過程嚴謹、審慎和有效率,適時批准所需撥款,配合政府致力落實各項振興經濟的政策措施。回望第七屆立法會的四個年頭,財委會批准的財務建議合共261項,撥款總額達6,972億元,當中不少撥款建議都是助力擴充經濟容量和加強香港競爭力,以及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亦提出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和措施,相信未來財委會審議的撥款建議,會繼續以推動經濟轉型為重點。

  近年香港經歷了不少挑戰,特別是國際地緣政局干擾貿易和投資市場,不但考驗香港經濟的韌力,亦考驗政府的管治及理財能力,同時考驗財委會如何在保持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謹慎和適度審批撥款,為社會及經濟創造價值。

  我寄語下屆財委會及兩個小組委員會,除了一如既往繼續把關,代表市民「睇實個荷包」,亦要與時並進,用創新思維、新角度審視政府的財務建議,為建構公共財政和經濟的新格局出一分力。

  我亦期望特區政府繼續秉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原則,謹慎理財,恪守節度,善用每分資源,把公帑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既保障民生,也提升服務,讓市民能真正受惠。

  最後,本屆立法會已接近尾聲,我在此要感謝副主席周浩鼎就財委會的運作提供意見及協助主持部分會議。我亦感謝易志明及謝偉銓兩位主席,以及陳祖恒及陳恒鑌兩位副主席,帶領兩個小組委員會,協助財委會審議撥款建議。此外,我亦感謝法律顧問和其他立法會秘書處同事為委員會繁重的工作提供專業支援。多謝大家。
 
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9時2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