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秘書處發布「香港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的最新發展」的《專題快訊》
*********************************
下稿代立法會秘書處發出:

  立法會秘書處(秘書處)今日(十月十三日)發布最新一期《專題快訊》――「香港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的最新發展」,簡介香港近年在金融科技、數字資產、綠色可持續金融及跨境金融領域等方面,如何透過科技進行創新與應用,並綜述立法會的相關討論和建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健全的監管體系、豐富的營商機遇和活躍的融資市場,結合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是推動金融科技與第三代互聯網(Web3)融合發展的首選樞紐。根據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繼續穩居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位列亞太區首位,而在金融科技領域更是位列全球第一。

  立法會一直關注Web3和數字資產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並早着先機,於二○二三年十月成立Web3及虛擬資產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研究相關事宜。《專題快訊》綜述議員向政府當局提出的建議,包括完善數字資產規管框架,以保障投資者;加強為金融、貿易、會計及法律等多個行業的從業員提供Web3和金融科技的在職培訓;以及在中學課程引入區塊鏈、代幣化等技術概念,普及公眾對數字資產及Web3技術的知識。

  在穩定幣監管方面,立法會於今年五月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為錨定法定貨幣的穩定幣發行人設立發牌制度,規管穩定幣的發行和相關活動,並賦權金融管理專員進行調查及執法,使香港成為全球首批制訂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地區之一。

  《專題快訊》指出,政府因應議員的建議,對《條例草案》提出多項修正案,包括在原有建議的四類認許提供者之外,容許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亦可銷售法幣穩定幣。議員認為這有助推動法幣穩定幣在本港的廣泛應用。放眼未來,議員建議爭取中央支持,在本港發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並在數字資產和加密貨幣等金融新興領域敢於探索實踐,發揮好「穩定幣試驗田」作用。

  《專題快訊》亦闡述,香港透過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拓寬本地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等,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至今,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約四百三十億美元,自二○一八年起連續七年居亞洲區市場的首位。議員促請政府當局制訂措施,吸引內地企業來港進行相關的融資和認證測試,提升香港作為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平台的吸引力。議員亦建議當局研究利用區塊鏈技術,將碳信用進行代幣化的可行性。

  《專題快訊》指出,香港作為區內重要的金融科技樞紐,已建立多個跨地域金融合作平台,以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加強與國際市場的連結。其中,作為年度盛事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將與StartmeupHK創業節同於今年十一月舉行,預計吸引逾三萬名來自全球一百多個經濟體的行業領袖、演講嘉賓及參展商參與。為吸引更多合規金融科技企業落户香港,議員建議政府當局持續優化監管框架,鼓勵金融科技試驗,進一步簡化發牌程序,並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轉型,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優勢互補,從而為國家的新興產業和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的最新發展」的詳細內容可於立法會網頁瀏覽。《專題快訊》由秘書處議會事務部編製,旨在聚焦介紹特定議題、剖析政策發展,並綜述立法會相關討論。
 
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2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