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四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主席:
感謝議員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教育相關措施提出寶貴意見,尤其對香港教育發展的支持和肯定,配合國家發展戰略,推動香港教育更高質量發展。
教育、科技與人才的一體發展,是新時代提升香港競爭力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國家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以二○三五年建成教育強國為目標。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今年《施政報告》清晰規劃香港發展的方向與重點,致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並在中小學推動教育數字化,裝備年輕一代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國兩制」下,香港充分發揮教育高度國際化、多元化的獨特優勢。目前,香港是全球唯一坐擁五所百強大學的城市,其中四所更位列全球最國際化大學的前十名,六個學科躋身全球十大。這些成果都是對香港教育質量與實力的肯定。
感謝議員對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的支持,我們會積極推進這個建設,新措施包括:成立「留學香港專班」,與相關政策部門及機構加強聯動,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傳計劃,制定宣傳策略,組織高校併船出海,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海內外一流教研人才和學生來港升學和進行科研;推出高增值「遊學香港」活動,吸引非本地高中生來港體驗,增加對香港高等教育的認知與認同;另外,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亦會撥款4,000萬元資助八所資助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宣傳。
本地院校循序漸進以超額形式吸納非本地生自費入讀,我們將會調整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學額上限,由目前百分之四十增至百分之五十;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一百二十,支持專上院校擴大規模,提升質素,強化國際化與多元化的校園環境,不單豐富同學的校園學習與生活體驗,更是進一步發揮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優勢。
現時每年15 000個本地生的資助學額維持不變,各大學亦會以謹慎負責的態度,在配套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以超額形式錄取非本地學生。國際化的校園環境,不但促進多元文化共融,亦有利本地同學培養世界視野,拓寬人際網絡。
我特別多謝議員支持北都(北部都會區)大學城的發展。行政長官在「北都發展委員會」下,成立「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由政務司司長擔任組長,成立調研專班,研究發展模式,實地考察不同地方大學城的成功模式,以及廣納意見。教育局會積極參與其中,加快發展北都大學城。
在推動職專(職業專才)教育方面,我們會繼續致力推動傳統學術與職專教育雙軌並行,鼓勵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與內地和海外龍頭企業加強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和聯動推廣。香港應科大聯盟會積極推進與廣東省頂尖職業技術院校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平台。我們會繼續與內地探討落實香港和內地互認副學位程度學歷,促進兩地職專畢業生跨境求職升學。
在推動數字教育方面,我們會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推進中小學數字教育相關支援措施;在二○二六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包括優化中小學銜接的資訊和創新科技教育課程、訂定「人工智能素養」學習架構、將AI教育融入核心課程,加強老師的AI培訓、引入企業資源等,裝備同學迎接未來﹔我們亦會啓動檢視高中數理科目的課程設置,培育更多修讀科學及數學的學生,為創科發展做好人才支撐。
我感謝議員肯定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果。近年,「心繫家國」系列活動成功凝聚學界的力量,建立了更寬更廣的合作平台。由本學年起,我們將把「心繫家國」系列活動恆常化和普及化,進一步加強跨校、跨界別的協作,在認知、情感、實踐三個層面,幫助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同時優化高中中史(中國歷史)和歷史科課程框架,在內地交流及考察活動提供超過40個建國歷史體驗行程,並會於二○二五/二六學年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定稿。
此外,教育局非常重視師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持續透過跨部門及跨界別合作,從多方面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在二○二五/二六學年,我們恆常化在中學實施三層應急機制,並將此計劃擴展到小學四至六年級試行,以協助中小學及早識別和加強支援有需要的學生。同時,我們會繼續在校園大力推廣《4Rs精神健康約章》,鼓勵更多學校人員接受有關精神健康急救的培訓,以及推展家長教育,全方位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感謝議員就教師專業質素的寶貴意見。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我們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因應社會對教師專業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我們研究修訂《教育條例》,引入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完善教師註冊機制,確保所有於學校任教的老師均為適合及適當的人選。
執業證書的要求,旨在提升教師行業的專業及操守,同時推動教師與時並進,維護教師團隊的專業質素。目前,我們正就執業證書的要求徵詢律政司意見,以及諮詢業界,聆聽意見,務求有關方案能合乎專業要求而又切合前線實際需要。
教育是百年大計,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里程,我們將繼續匯聚各界力量,發揮香港教育優勢,貢獻國家教育強國建設。
主席,我謹此陳辭,請議員支持李慧琼議員動議的致謝議案。多謝。
完
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00分
香港時間19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