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政務司司長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四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十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四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豐富置業階梯;勞工支援和保障;醫療健康;社會福利;社會發展)的致辭全文︰

主席:

  我衷心感謝88位議員在過去三日的辯論中,就《施政報告》各項政策措施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各司局長已就所屬範疇作出回應,我現在代表特區政府作總結回應。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是新時代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香港在《二○二五年世界人才排名》由去年的第九位大幅躍升至第四位,是歷來最高排名,亦為亞洲之冠,證明本屆政府搶人才的政策措施方向正確,成效顯著,並獲得國際認可。

  從二○二二年底至今年八月,我們已成功吸引超過23萬名人才來港工作及發展,豐富了香港的人才庫,為經濟注入新動力。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至今續簽率達55%,反映計劃成效穩健。

  全球對人才競爭仍然激烈。由我擔任主席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去年十二月成立,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教科人委多項政策建議已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公布。

  政府會繼續大力投資教育,致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支持專上院校擴容提質,並壯大科研人才庫。為進一步向世界各地推廣香港專上教育,教育局會成立「留學香港專班」,加大推廣香港高等教育,並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傳計劃,推廣香港優厚學術、科研和國際合作資源等。

  在完善創科建設策略布局方面,我們會在明年完成籌建生命健康研發院及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提速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的研發中心亦將於二○二六年上半年陸續成立。此外,我們已推出「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吸引國際科研頂尖人物來港,並會推出「產學創科人才交流計劃」加強產學研聯動發展。

  為推動生物醫藥技術的新質生產力產業發展,我們將於二○二六年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提交規管醫療器械的立法建議,並優化現行的藥物審批和註冊制度。醫院管理局將成立引進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辦公室,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引進符合病人利益的創新藥械。我們亦將完善香港生物醫藥研發生態圈,例如透過河套「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促進港深同步試驗,並構建「大灣區真實世界數據平台」。

安居生活 關愛共融

  在以改善民生作為施政最終目標的方向下,政府致力推出不同政策措施支援勞工、提升醫療健康、豐富置業階梯、加強社會福利和促進社區發展。

  我們堅守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原則,並會推出新措施針對性地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立法完善數碼平台工作者的工傷補償機制,並落實多項改善僱傭權益的措施。 

  健全的醫療制度對於民生福祉十分重要。政府將繼續強化醫管局的服務、加強以預防為重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包括提交法案賦權基層醫療署制訂相關服務標準、致力鞏固香港在癌症研究及防控的領先地位、推行精準醫療,以及鼓勵更多人接受精神健康急救培訓,提升市民的精神健康。 

  本屆政府十分重視保障市民基本的住屋需求,因此一直致力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提升公營房屋建造的成本效益和以立法方式推行「簡樸房」規管制度。而隨着公營房屋供應增加,政府亦會推出更多措施協助公屋居民置業和便利單位的流轉,例如調升綠白表配額比例至五比五、增加「白居二」的配額等。

  本屆政府通過政、商、民合作推出的精準扶貧項目措施亦獲社會正面回應。來年,我們會豐富「共創明『Teen』計劃」校友會的活動、進一步增設六個社區客廳、鼓勵更多學校參加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以及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支持弱勢社群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安老方面,政府將增加4 0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和1 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並新增三個長者鄰舍中心和約700個資助安老宿位。同時,政府會優化「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及加強跨境養老,包括在年底前推出試行安排,分擔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長者在當地的部分醫療開支。

  為識別和及時支援照顧者,政府正逐步建立數據平台,主動聯絡高風險人士,並已預留每年5億元的經常開支,做好服務承托。

  在支援康復人士方面,政府會在二○二六至二七年度增加450個學前康復、日間及住宿康復服務名額。

  我們十分重視青年發展。《施政報告》宣布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更好裝備香港青年,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及建立大局觀。啟德「青年驛站」旅舍已開始試業,透過提供實惠的住宿和舉辦多元化交流活動,促進本地、內地及海外青年互動。

  在完善地區治理方面,18區關愛隊將展開第二期服務,政府按地區需要新增了三支關愛隊小隊,並優化了第二期服務的關鍵績效指標。政府亦會加強培訓,強化關愛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結語

  主席,我再次代表特區政府感謝各位議員在施政報告諮詢期間以及這幾日的辯論中提出的真知灼見。你們讓這份施政報告的施政更加完善,也體現了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動。

  剛才謝偉俊議員提到,議員的職責除了認同政府好的政策措施外,亦會向政府提出批評,希望政府可以改善施政,這點我非常贊同。我們亦特別珍惜和重視議員有建設性的建議,事實上以往亦有不少條例草案,在我們聆聽議員的建議後作出修訂。但謝議員提到,香港市民像是被遺棄的一群,這句我並不是很認同。

  事實上,行政長官一直十分重視民生,改善民生亦是特區政府施政的最終目標,所以大家會在《施政報告》中看到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當然《施政報告》中亦有不少振興經濟的措施。其實民生與經濟相輔相成──經濟發展為改善民生提供基礎,而民生改善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所謂「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過去三年,在本屆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多項客觀的評級和排名都證明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長期繁榮穩定的強大生命力。無論在貿易自由、金融中心地位、創新指數、人才排名以至競爭力都名列前茅。站在「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香港會同時面對挑戰和機遇,但憑藉獨特優勢和祖國的堅強後盾,香港的機遇一定會大於挑戰。

  我們深信,只要堅守「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的施政理念,行政立法機關齊心協力,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必定能克服困難,登上一個又一個高峰。

  我懇請各位議員支持《施政報告》,並且繼續與政府攜手落實當中各項措施,共同為香港開創更美好、更繁榮的未來。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