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於東莞市向先進製造業企業推介香港出海專班服務平台(附圖)
*********************************
昨日(十月九日)上午,劉凱旋與東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呂成蹊,以及東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光濱會面。劉凱旋表示,香港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以冀吸引更多企業進駐香港,壯大總部經濟,更適於東莞這個擁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的重鎮。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公布特區政府將整合多個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出海專班,為「出海」企業制訂多元方案。她希望能夠更好地服務包括東莞在內的大灣區企業實現海外戰略。
昨日下午,劉凱旋出席「融聚莞港‧資本賦能」交流會。本次活動由投資署與東莞市委金融辦作為指導單位,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駐粵辦)和東莞市南城街道辦事處作為主辦單位,以及東莞市上市公司協會作為承辦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曾堅朋首先致開幕辭,劉凱旋隨後亦向現場企業及傳媒代表致歡迎詞。駐粵辦主任蘇惠思,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首席代表黃天偉出席交流會活動。
曾堅朋表示:「東莞市正在積極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冀形成以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為鮮明特色的資本市場『東莞板塊』。香港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之一,是東莞企業境外上市首選目的地。東莞將不斷完善企業上市扶持政策體系,推動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通過是次活動搭起交流平台,支持東莞更多優質企業對接香港資本市場實現高品質發展。」
劉凱旋對於發揮莞港之間優勢互補,促進企業把握香港機遇拓展升級充滿期待。劉凱旋表示:「東莞與香港地緣相近,一脈相承。兩地皆是美食之都,灣區重鎮,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互補性強。東莞是大灣區的現代製造業重鎮,香港則具備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完善的法治制度、自由的經濟和發達的金融體系。截至二○二四年,已有2 620家內地企業在港設立業務,超過1 400家更在香港上市,其中304家來自廣東。事實上,香港憑藉 『三中心、一高地』的營商優勢,一直是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首選平台。在《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成立的出海專班,將整合投資署、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辦事處,為內地企業量身定制出海支持方案,利用香港邁向全球。」隨後她亦與當地媒體會面,進一步講解香港營商優勢和推廣出海專班平台。
投資署內地業務總裁喻鶯進行主題分享,介紹香港投資機遇與服務。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陸琛健分享香港資本市場融資等政策與路徑。會議亦設置主題分享,邀請專業服務機構探討內地企業應如何充分利用香港融資優勢,更好的實現出海戰略。本次交流會活動吸引超過本地百位企業、機構及傳媒代表參會。
劉凱旋今日(十月十日)開展對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以及區內重點企業的拜訪與座談。
這是繼今年八月投資署與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劉凱旋首次帶隊對管委會和園區進行回訪,旨在持續為園區企業賦能,幫助園區企業籌畫「出海」解決方案等。劉凱旋表示:「我署在跨境資金管理、擴展海外網絡等多方面,聚焦企業出海的具體需要,由專業團隊提供支援服務,協助松山湖高新區企業規劃出最佳出海路線。出海專班服務亦將由駐粵辦的企業出海專組作為松山湖高新區企業的一站式聯繫點,按企業需求進行拜訪。」會上,劉凱旋亦向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推介北部都會區發展機遇。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慶松接待投資署一行。
她同日亦考察松山湖華為小鎮、OPPO智能製造中心和濱海灣新區,向企業介紹香港特區政府出海專班平台,並鼓勵企業把握香港蓬勃發展的創科生態圈,利用香港新機遇打造其海外融資中心、研發中心,以及全球管理中心。
劉凱旋和投資署團隊明日(十月十一日)將繼續拜訪東莞市,與行業知名半導體材料企業的管理層溝通如何多方面利用香港平台優勢,升級企業海外戰略,實現「出海」計劃。
完
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35分
香港時間18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