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今日(十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二):航運、航空、法律、便利交通出行和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的致辭全文:

主席︰

  首先我感謝多位議員就《施政報告》中有關「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的措施提出很多寶貴意見,以及對文體旅局工作的支持。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文化方面,我們繼續以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為目標,按《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的發展方向制訂政策和推動產業發展,更聚焦及有效地弘揚中華文化。康文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會探討與民間團體共同策展或互借藏品,加深市民和旅客對中華文化,特別是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

  香港是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我們會加大力度打造香港成為全球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包括積極與巴塞爾藝術展深化合作,鞏固香港作為區內唯一主辦城市的地位,並與業界就藝術品交易的稅務、融資、人才等範疇進行研究,以吸引更多國際拍賣行、畫廊及專業人才落戶。西九文化區亦會吸引更多藝術品交易產業鏈企業進駐西九,同時建立文物和藝術品修復的國際合作網絡,加強策展、修復等專業領域的人才培訓。香港國際機場SKYTOPIA計劃亦會發展藝術品倉儲,這與我們發展藝術品交易中心的一系列措施相輔相成。

  文創產業發展方面,今年還有兩項旗艦活動會舉行,包括十一月底聯乘巴黎時裝周和米蘭時裝周,推進數碼時裝和永續時尚發展的第二屆香港時裝薈,以及十二月初舉行、夥拍意大利的設計營商周2025。電影方面,我們會思考如何用好電影發展基金,進一步支持香港電影發展,亦會繼續支持優化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推進孵化文化知識產權發展,積極促進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合作。

  與此同時,我們會落實優化表演場地布局,發展演唱會及盛事經濟、推動文體旅融合。同時我們會繼續舉辦文藝旗艦品牌項目,例如香港流行文化節、「亞藝無疆」藝術節、中華文化節及香港非遺月等,亦會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包括博物館,以及剛才不少議員提到的沙灘,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我們的目標是要靈活用好寶貴的資源,同時提升本地市民和旅客的體驗。政府亦會支持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推動產業化,例如把展覽和表演藝術節目帶到海內外巡展和巡演。

「無處不旅遊」

  旅遊方面,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雖然有三日受颱風影響,內地旅客仍超過140萬,較去年增加15%,而整體訪港旅客總人次則共164萬,較去年增加19%。訪港旅客遍布不同景點,各處皆人流暢旺,零售和餐飲業界亦表示生意增長。在特首領導,政務司司長帶領,各部門通力合作下,旅客的訪港體驗良好,不少人表示會再來香港。旅遊業今年表現出色,我們對達到全年4 900萬訪港旅客人次的目標,充滿信心。

  乘着這個勢頭,我們會進一步加強發展具本地和國際特色的不同「+旅遊」產品及項目,實踐「無處不旅遊」,吸引旅客在港過夜,以至多留幾日、一來再來。

  秋冬是香港旅遊傳統旺季,未來幾個月盛事接踵而來,旅發局(香港旅遊發展局)已經公布今個月底舉辦的升級版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的新亮點,而以全球人氣IP為主題的市集及大型海上巡遊亦已準備就緒,緊接就是萬眾期待的全運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再加上香港單車節、香港繽紛冬日巡禮,以及香港跨年倒數等,務求令旅客能體驗香港的繽紛多元多采。紅色旅遊方面,除了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的(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外,今早進行啓動禮的「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紅色旅遊研學路線亦首次將此可歌可泣歷史展示,加上我們預計於今年底旅遊旺季推出的全新香港工業品牌旅遊,香港一定可以滿足不同旅客的喜好。

  與此同時,我們會聯同其他政策局及部門,積極發展遊艇、郵輪及會展旅遊,並攜手業界提供高規格行程策劃、禮賓接待服務和尊尚體驗,致力將香港打造成為高端客首選旅遊目的地。

  我們亦會繼續積極開拓中東及東盟等新客源市場,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穆斯林友好旅遊目的地的地位。旅發局已推出《施政報告》提出的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鼓勵業界推出更多穆斯林旅客友善的餐飲設施,明日旅發局亦會直接向業界解釋此計劃。同時旅發局也會繼續推進「認證、教育和宣傳」的工作。

推動體育發展

  體育方面,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舉行,今日距離十五運會開幕日還有一個月,而今早在南沙亦隆重舉行了火種採集儀式。

  香港賽區的各項籌辦工作已到達最後衝刺的階段,我們全力與粵澳兩地攜手合辦這場體育盛會,彰顯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度融合發展。我們同時透過多媒體、多渠道、多元化的宣傳和推廣,線上線下售票,以及安排本地免費電視台轉播賽事,全方位提升市民的熱度和參與度,既為香港運動員打氣,同時加深對國家體育發展的認識和國民身分認同。

  因應啟德體育園開幕及順利營運,我們會檢視香港大球場的定位,目標是善用香港大球場現有設施支持體育發展,與啟德體育園發揮協同效應。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方面,我們早前已公布新一輪優化「M」品牌計劃的措施,更有策略性、更有效和精準地支持高質素和具經濟效益的體育活動,例如我們剛與LIV Golf達成長遠合作安排。我們會確保「M」品牌大型活動的質量,在推動體育發展同時,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

  政府十分關注體育總會的管治水平和運作效率,因為體育總會的管治水平與體育項目的健康持續發展有直接關係。港協暨奧委會(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現正和各體育總會逐步實施《機構管治守則》(《守則》),亦將優先與管治制度較完善的體育總會加緊合作,加快落實執行《守則》,為其他體育總會提供良好管治的榜樣。

  我們亦將透過資助,支持亞洲或國際體育組織總會落戶香港,並鼓勵體育總會積極參與亞洲及國際體育組織工作,加強香港體育界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結語

  主席,文體旅局會以《施政報告》所訂下的方向為核心,繼續積極推動文體旅協同發展,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主席,我謹此陳辭,懇請各位議員支持致謝議案。多謝主席。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1時2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