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二五年上半年的吸毒和毒品情況
******************
檔案室的數字顯示,二○二五年上半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較二○二四年同期下跌4%(由3 055人下降至2 919人)。吸食毒品種類方面,海洛英、可卡因和甲基安非他明(俗稱「冰毒」)為二○二五年上半年最常被吸食的三類毒品。然而,二○二五年上半年21歲以下青少年被呈報吸毒人數則由去年同期的453人上升至457人,當中有211人吸食依托咪酯。在此群組中,依托咪酯為最常被吸食的毒品,其次為大麻及可卡因。
禁常會主席李國棟醫生表示,於今年九月五日「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舉行期間,參加會議的人士都注意到越來越多亞洲地區出現濫用依托咪酯的情況;要有效應對當前形勢帶來的挑戰,必須要加強全社會的教育和宣傳,尤其針對年輕人方面。就此,禁常會將繼續向政府積極建議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各式各樣的預防教育和宣傳,使我們的下一代免受依托咪酯或其他毒品的荼毒。
李國棟醫生說:「就打擊濫用依托咪酯這種新興毒品方面,政府及禁常會已從今年初起,做了大量工作,一般市民亦已認識依托咪酯的毒害。但我們不能鬆懈,往後會繼續與不同界別攜手,提醒公眾向依托咪酯說『不』。我亦借此機會勸諭吸食依托咪酯的人士應停止吸食。依托咪酯是毒品,大家不要再錯誤以為吸食依托咪酯與吸食一般電子煙無異。」他續說:「吸毒不能減壓,只會摧殘身心,應盡早戒除毒癮。吸食依托咪酯的人士可透過即時通訊程式WhatsApp或微信發信息至98 186 186,或致電24小時熱線186 186向專業社工索取資訊或尋求協助。」
保安局禁毒處會繼續以「依托咪酯──食咗變喪屍!死咗無人知!」為主題,積極進行線上和線下宣傳,讓公眾清楚了解依托咪酯的禍害。保安局發言人表示,這宣傳主題是參考了真實個案,以突出這新興毒品的毒害。相關的政府電視宣傳短片(www.youtube.com/watch?v=HFM0OD1BqWo)及宣傳聲帶已於各電視台及電台播放,而其他宣傳品亦已於全港各區展示。有關依托咪酯的資料亦已上載專題網頁(www.nd.gov.hk/tc/etomidate.html),供大眾參考。
在學校方面,政府已於二○二五/二六學年將依托咪酯納入「健康校園計劃」的自願檢測。檢測依托咪酯的流程沿用現時檢測其他毒品的流程,即參與學校可選擇快速尿液測試或頭髮測試。檢測過程中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均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486章)所保障。
執法方面,為進一步與市民合作打擊依托咪酯相關罪行,警方設立了24小時依托咪酯舉報熱線(號碼:6629 2966)。市民亦可透過即時通訊程式WhatsApp(號碼:6629 2966)或微信(帳戶:eto-report)作出舉報。
根據執法部門的統計數字,二○二五年上半年涉及毒品罪行的被捕人數較二○二四年同期上升20%(由1 611人上升至1 938人),而被拘捕的21歲以下青少年亦上升152%(由122人上升至307人),當中主要涉及依托咪酯、大麻和可卡因。
至於同期審結的法院案件中,因販毒而被判處監禁的21歲以下青少年當中,超過半數刑期達五年以上,最長的刑期更超過20年。發言人提醒年輕人,切勿因貪圖利益而參與販毒活動,否則將抱憾終生。年輕不會是干犯毒品罪行後的求情理由。辯稱無知亦不能脫免罪責。
禁毒處發言人強調:「執法部門會全力打擊販毒活動,尤其是緝拿那些利用年輕人販毒的毒販,令他們不能逍遙法外,並受到法律嚴厲制裁。」
執法部門可根據《危險藥物條例》(第134章)第56A條,向法庭申請對利用青少年販毒的罪犯加刑。自二○○九年起至二○二五年六月,一共有38宗案件成功向法庭申請加刑,額外加重的刑罰由一個月至42個月監禁不等。
檔案室二○二五年上半年的統計數字已載於禁毒處的相關網頁(www.nd.gov.hk/tc/crda_main_charts_and_tables.html)。禁毒處的網站(www.nd.gov.hk)及社交媒體(「唔take嘢」Facebook專頁和Instagram帳戶)均載有關於毒品的翔實資料,當中包括有關依托咪酯、可卡因和大麻等的常見問題,供市民查閱。
完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05分
香港時間19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