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財政司司長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二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十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二節: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產業發展和革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一):金融、貿易)的致辭全文︰
主席、各位議員:
感謝內會主席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致謝議案,亦非常感謝各位議員的發言。
今年的《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聚焦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強而有力的支持下,香港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也日益凸顯。
(一)香港經濟的現況
首先我想跟大家報告香港現時的經濟情況。今年國際政經形勢複雜多變,經貿活動持續受貿易戰的陰霾籠罩。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經濟體,經濟表現與環球經濟環境息息相關。今年以來,香港經濟表現穩健,上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當中,第二季按年增長3.1%,略高於首季的3.0%。
最近數據顯示香港經濟在第三季保持堅挺。商品出口持續強韌,七至八月合計出口貨值按年增長14.5%。訪港旅遊繼續向好,第三季訪港旅客按年上升12.2%,首九個月累計超過3 600萬人次。在剛過去的國慶及中秋假期,內地訪港旅客達14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8.6%,而海外旅客亦有超過23萬人,按年升超過26%。本地消費市場漸見改善,八月零售總銷貨價值的按年增長加快至3.8%,是連續第四個月錄得增長。
勞工市場方面,最新六至八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維持在3.7%,而市民的就業收入持續增長。
資產市場方面,近月住宅樓市表現平穩,成交轉趨活躍,樓價靠穩,租金表現強韌。本地股票市場自去年九月底起升勢持續,市場氣氛正面。恒生指數截至九月底較去年年底上升超過三成,升幅勝於歐美及區內其他主要市場。股市交投保持活躍,九月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額達3,167億港元,按年飆升近9成。隨着一系列上市制度革新的落實,新股市場今年以來相當活躍,今年首九個月已迎來共69宗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達1,829億元,按年上升超過3倍。同期的上巿後再籌資金額更達4,563億元。
然而,美國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關稅措施將繼續影響環球貿易,使外圍經濟環境繼續存在不確定性。不過,亞洲尤其是內地經濟持續增長,本地就業收入增加、股票市場暢旺、住宅物業市場回穩,加上美國聯儲局剛開始減息,有利本地投資及消費氣氛,以及企業營運成本的減輕,香港經濟在今年餘下時間應會保持增長勢頭,估計二○二五年全年香港經濟會達到年初時預測的2%至3%增長。
然而,面對極不確定的外圍環境,以至多變的全球政經格局,我們必須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產業結構,以加強增長動能,讓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為巿民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及推動產業發展,正正體現特區政府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能的決心與努力。
(二)加快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
發展北都、建設國際創科新城,是特區政府積極結合空間規劃與產業規劃,把握和善用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戰略和機遇的重要舉措,通過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高效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為香港開創新局面作策略部署。
在今年公布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排名榜中,「深圳─香港─廣州」首次躍升為全球第一的創新集群。北都地理位置優越,將成為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深化在創科及其他前沿領域發展上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的平台。
除此以外,北都產出的3 000多公頃用地,對推動本港高等教育、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帶動現有產業升級轉型,以及創造更優質生活環境,以紓緩核心市區擠迫等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隨着北都發展由規劃階段,進入全面建設的階段,現時是加快推動北都高效建設、引入企業和重大項目,以及發展產業的最佳銜接期。現屆政府正竭盡全力,以靈活創新的破格思維,積極搶佔發展先機,推動香港經濟邁向高增值及高競爭力的新台階。
《施政報告》以專章闡述北都發展的願景和方向,措施涵蓋提升決策層次、簡化行政措施、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律及提供營商優惠等。
其中,行政長官督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轄下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由我帶領。設計組的主要目標,是根據北都各發展區的性質與規模,設計合適的發展及營運模式,為產業園區及主要發展項目制訂批撥土地及融資等方案,確保制度靈活、運作高效。「設計組」上月召開首次會議,全速推進相關工作。
北都是引領香港未來發展的引擎,亦是推動產業轉型、創新突破的重要載體,對香港長遠及持續發展具深遠戰略意義。宏觀層面,北都是香港與大灣區兄弟城市協同和聯動發展的重要平台,可發揮優勢互補、產業群聚的協同效應,鞏固提升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的關鍵樞紐地位。本港層面,它將推動社區和產業發展,提供優質就業機會,活潑北都區內的經濟活動,以至為全港經濟注入持續動能。
我們會善用市場力量,引入投資和企業,採用多元化的開發和發展模式,加快產業進駐北都。
(三)制訂優惠政策包 推動招商引資
主席,招商引資是推動香港經濟轉型與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外來投資不僅能帶來資金與新技術,更能創造就業、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環球在招商引資方面的競爭激烈,我會帶領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制定促進投資與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包,從土地批撥、地價、財政、人才及稅務等多方面入手,豐富我們招商引資的工具箱。為此,我們已於十月六日成立吸引產業和投資優惠政策督導委員會,並召開首次會議,全面檢視現行的招商策略與做法。
我們將按個別企業的具體情況和它們可為香港帶來的綜合效益,從工具箱中取出適用措施,提供度身訂造、具吸引力的優惠與便利,實現更迅速、更到位、更具競爭力的招商策略,加速本港的產業發展。
此外,我們將進一步用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以及國家的各項政策支持,發揮好內聯外通、國際化、國際資金、機構人才匯聚,以及全鏈條的金融和優良的專業服務等競爭力,讓落戶北都的企業以及利用香港這個首選平台出海的內地企業,快速壯大發展。
(四)總結
主席,香港經濟正走在結構升級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施政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既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傳統優勢,亦為開拓新發展動能和培育新產業制定行動綱領。我們將全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為處於由治及興新階段關鍵節點上的香港開啓經濟與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巿民更美好的生活全力打拼。
主席,我謹此陳辭,懇請各位議員支持《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多謝。
完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