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福利署歡迎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報告
*******************
就申訴專員公署(公署)今日(十月九日)發表「支援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暫託服務」主動調查報告,社會福利署(社署)歡迎公署進行有關調查,欣悉公署對政府近年加強支援照顧者及擴展暫託服務網絡的努力和成效予以肯定。社署接納並正積極跟進公署的所有建議,當中部分建議已落實或在進行中。社署會持續致力提升各非政府機構及私營院舍提供的暫託服務,方便有需要人士使用。
社署近年推出多項創新措施,並因應公署的調查結果而推行相應的改善措施,以多管齊下的方式便利和鼓勵長者及殘疾人士使用各服務單位提供的暫託服務,包括:
(一)要求所有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和日間護理中心╱服務單位使用其偶然空置名額提供暫託服務,並檢視暫託宿位在各區的分布和使用情況,重新調配指定暫託宿位在各區的名額;
(二)提醒服務單位必須按時更新「暫託服務/緊急住宿空置名額查詢系統」資料、簡化申請程序和避免在基本身體檢查以外施加額外檢查項目,並要求服務單位加強對前線員工的培訓,為申請人提供更全面的資訊及更優質的服務。社署會持續監察暫託服務的使用情況,如有服務單位未有按照相關要求,社署會按現行機制採取相應的執管行動;
(三)舉辦暫託服務參觀及體驗活動,鼓勵照顧者及早了解服務和建立對服務單位的信心,讓長者╱殘疾人士在有需要使用服務時更容易適應環境。截至本年六月底,社署共舉辦超過270場暫託服務參觀及體驗活動;
(四)積極宣傳和鼓勵照顧者善用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專線),為有需要的長者╱殘疾人士配對日間或住宿暫託服務。經專線轉介的暫託服務個案,由專線運作首半年18宗,大幅增至今年八月底超過240宗;及
(五) 持續擴展暫託服務網絡,提供殘疾人士日間暫託服務的地點於兩年間由40多個增加至70個,提供長者日間暫託服務的地點更由約50個大幅增至逾300個,遍布全港各區,讓長者和殘疾人士選擇方便他們的地點以使用服務。
公署在報告指出個別單位或地區的指定暫託宿位全年平均使用率偏低。社署解釋,暫託服務屬備用性質,需求較難預測、變化也較大,與一般長期住宿照顧服務的性質有別。社署在不同地區提供暫託宿位,是希望當有突發需要時,也能成功配對長者╱殘疾人士接受合適的暫託服務。考慮到照顧者不時需要安排長者或殘疾人士到院舍暫住,但各院舍的長期宿位入住率亦普遍偏高,因此社署在各區部分院舍設有指定暫託宿位,以備不時之需。在發生緊急事故,例如最近的大廈停電、颱風襲港以至移除戰時炸彈疏散居民行動,暫託宿位也起了及時的支援作用,讓受影響的長者╱殘疾人士暫住。至於殘疾人士住宿暫託服務的使用率偏低,如申訴專員所指,是由於實際出現的偶然空置宿位較預期少,而根據現行的定義及計算方式,實際使用率有可能被低估。社署會因應公署的意見,檢討偶然空置暫託宿位的計算方式,以反映實際需求情況。
市民如有需要使用暫託服務,可致電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由專線社工即時轉介暫託服務單位,並協助申請交通津貼等,以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為加強支援照顧者,行政長官已在二○二五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預留每年五億元的經常開支,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
(一)逐步連結更多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數據,擴展支援照顧者數據平台;
(二)社署從醫院管理局得悉高風險照顧者入院後,會安排人員主動接觸他們的被照顧者,並按他們的需要提供緊急支援;
(三)整合房屋委員會和社署的數據,識別較缺乏社區支援的高風險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和獨老或雙老住戶,並調遣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進行探訪;
(四)繼續推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三年,邀請關愛隊主動關懷及探訪相關的高風險家庭,並協助獲關愛隊轉介的住戶按需要安裝及使用「平安鐘」服務;
(五)為300戶高風險住戶安裝智能意外偵測系統;
(六)繼續推行「與照顧者同行」計劃,並培訓前線物業管理人員,為有需要的照顧者提供協助,為期三年;及
(七)優化現有照顧者資訊網的AI聊天機械人功能。
社署會繼續聆聽不同持分者的意見,推動業界持續優化並積極推廣暫託服務,讓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獲得適時和適切的支援。
完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