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參與本地魚種增殖放流活動(附圖)
*******************
活動中,眾人乘船前往印洲塘海岸公園水域,投放超過11 000條本地魚種的幼魚,包括紅斑(赤點石斑魚)、石蚌(星點笛鯛)、黑鱲(黑棘鯛)及黃腳鱲(黃鰭棘鯛)。漁護署將定期進行水底調查,配以水底錄像及應用環境脫氧核糖核酸(eDNA)技術,監察幼魚放流後的情況。
增殖放流是以科學方法,將合適品種放回其自然環境,讓其生長及繁衍。印洲塘海岸公園內有人工魚礁、珊瑚群落、天然岩礁等多樣化生境,並已禁止商業捕魚,是適合進行增殖放流的地點。
政府二○二三年十二月公布與漁農業界攜手制定的《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推行增殖放流,以恢復及提升海洋資源,並藉活動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市民對保育海洋資源和環境的意識,以及了解增殖放流的意義。
漁護署提醒市民在參與放生活動前必須謹慎考慮,以免影響生態環境,並會為有意在本港水域進行增殖放流活動的團體提供技術意見。
完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45分
香港時間16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