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五題: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
****************
  以下是今日(十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鄧家彪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於二○二四年《施政報告》宣布將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照顧計劃)的服務名額增加至2 500個,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具彈性的幼兒照顧服務。然而,去年屯門區曾發生一宗涉及由社區保姆照顧的嬰兒懷疑受虐而引致嚴重受傷的事件,令社會關注社區保姆的服務質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政府自去年四月起,增加社區保姆的服務獎勵金,亦在去年第四季增加社區保姆的服務名額,政府有何具體措施與機制提升及確保社區保姆的質素,尤其是有否為需要照顧三歲以下的幼童、少數族裔兒童或殘疾兒童的社區保姆提供額外培訓;如有,詳情為何;

(二)有否統計,現時社區保姆的數目、學歷或專業資格分別為何,並按年齡組別(以每10歲為一組)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三)有否統計,現時擔任社區保姆的人士同時也有照顧其子女的人數,以及其家中有安裝監察鏡頭的數目分別為何,並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四)有否設立恆常機制評估社區保姆的服務,以確保其服務質素;如有,相關評估指標為何;

(五)現時照顧計劃下各區使用相關服務的兒童及社區保姆人數分別為何;

(六)據報上述虐兒事件已發生超過18個月,但其調查仍未有結論,該事件的最新調查進展為何;社會福利署有否在該事件發生後對提供相關社區保姆服務的機構進行調查;如有,調查結果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七)鑑於有意見認為,儘管醫療人員已盡心盡力治療在上述虐兒事件中受傷的兒童,但由於該兒童已嚴重受傷,其發展極有可能長遠受影響,政府會如何在復康、福利、教育等範疇向該兒童提供適切的支援與協助;及

(八)因應上述虐兒事件,政府有否提出任何具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以提升照顧計劃的服務質素;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四)及(八)社會福利署(社署)津助非政府機構營辦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照顧計劃),為有服務需要的家長在鄰里層面提供彈性的日間幼兒照顧服務。

  為確保服務質素及保護接受服務的兒童,社署要求服務營辦機構必須設有招募、評估、篩選及培訓社區保姆的機制,並為有需要的家庭配對合適的保姆。營辦機構的社工須定期向提供服務的社區保姆進行家訪,而機構的幼兒工作員亦會每月為社區保姆提供個別培訓/督導。此外,營辦機構亦須持續評估及跟進社區保姆的表現。

  自二○二四年九月起,所有參與照顧計劃的社區保姆必須接受14小時的基礎訓練,內容由社署統一制定,包括嬰幼兒(即三歲以下的幼童)生理和心理發展、成長的特別發展里程和需要、照顧和溝通技巧、家居安全和衞生、意外和特別事故的處理等,以及在配對服務時提供與少數族裔兒童相關的基礎知識。獲安排照顧有特殊需要兒童(包括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社區保姆須接受額外四小時的進階培訓,學習有關知識和技巧。由於照顧計劃不會安排社區保姆照顧殘疾兒童,相關培訓不包括照顧殘疾兒童的知識。完成培訓後,營辦機構須評估社區保姆的幼兒照顧技巧和知識、提供照顧服務的信心,以及家居環境,如果認為在上述各方面均適合提供照顧服務,才會安排社區保姆提供服務。

(二)截至二○二五年六月,照顧計劃的社區保姆數目按年齡組別及教育程度分別表列如下:

表一:年齡組別
年齡組別 社區保姆數目
30歲或以下 24
31 – 40歲 238
41 – 50歲 362
51 – 60歲 320
61歲或以上 570
總計 1 514

表二: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社區保姆數目
小學或以下 171
初中 448
高中 617
大專 190
大學或以上 88
總計 1 514

(三)社署沒有備存社區保姆有否同時照顧其子女或家中有否安裝監察鏡頭的資料。

(五)截至二○二五年六月,照顧計劃按區議會分區的社區保姆數目及二○二四至二五年度使用服務的兒童人數載於附件。

(六)及(七)相關專業人員一直以多專業合作模式為該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所需協助,包括安排涉事兒童接受醫療診治及康復服務,以及就其照顧需要向其家庭提供輔導、經濟援助和其他支援服務。有關營辦機構已就事件向社署提交報告,確認該社區保姆為涉事兒童提供服務前已接受並通過照顧計劃的評估。由於警方目前仍在調查該宗案件,現階段不宜評論案件詳情。我們會繼續按該兒童及其家庭的需要提供適切協助。
 
2025年10月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10分
即日新聞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