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政策措施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十月六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政策措施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多謝主席,恭祝各位中秋節快樂!我們會就今年《施政報告》有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政策措施向大家做介紹,並回應各位議員的提問。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中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相關的政策措施已臚列於我們早前提交的文件,開始提問前我先作簡單介紹。
 
  第一,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香港在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之首,多個細項亦排名全球第一,顯示本港金融實力獲國際認同。
 
(a)持續強化股票市場:今年本港金融市場表現亮麗。我們會繼續透過「科企專線」協助內地科技企業來港融資;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及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
 
(b)強化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我們會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我們會配合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機制,特別是加強與前海和上海合作,為內地私募市場引進更多境外資金。我們亦已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c)強化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為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基建融資,我們將調低對投資基建的資本要求及對本地項目給予優惠。我們將聯同保監局(保險業監管局)繼續推動專屬自保和再保險行業發展。此外,我們正推動業界以商業模式建立航運專項風險池。
 
(d)構建國際領先債券市場: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旗下的迅清結算(迅清結算有限公司)將與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合作,研究讓投資者在單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債券等不同資產。證監會(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亦正研究由市場建立和營運的債券電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並推動在港建立商業回購市場和中央交易對手制度。
 
  證監會和金管局已在今年九月二十五日公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中國人民銀行同日亦宣布將擴充互換通報價商隊伍和優化管理機制、提升北向交易每日額度超過一倍至450億元人民幣、會同相關部門在香港提供更多國債等人民幣資產,加快推出落地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
 
(e)構建蓬勃貨幣市場:二○二四/二五年度,人民幣政府債券發行額達235億元人民幣,佔發債總額約百分之二十。我們將增加政府人民幣債券發行規模。
 
(f)深化「互聯互通」:我們會爭取盡快落實將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及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互聯互通標的,鼓勵更多上市公司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我們亦會爭取落實以人民幣支付人民幣櫃台股票印花稅。
 
(g)提升會計專業:我們會繼續聯同會財局(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和香港會計師公會推動會計專業發展。我們亦正與會財局磋商其長遠財政模式的方案。
 
  第二,在加速發展新增長點方面,主要有三項工作:
 
(a)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和推動大宗商品交易:我們會推動拓展在港黃金倉儲,以三年超越2 000噸為目標,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推動金商在港建立或擴建精煉廠,並與內地研究在內地進行來料加工,精煉黃金後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邀請上金所(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豐富黃金投資工具,協助發行人發行黃金基金,支持開發新產品;及支持業界成立黃金行業協會等。
 
  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現時已有11個倫敦金屬交易所認可的倉庫在港營運。我們會支持業界設立更多認可倉庫。港交所亦會深化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及內地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的聯通發展。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將加強大宗商品政策的頂層設計和長遠策略制訂。
 
(b)穩健發展金融科技:金管局正落實穩定幣發行人制度,而財庫局和證監會正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制訂立法建議。
 
  我們將於年底前就實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加密資產申報框架諮詢公眾,預計於明年提交立法建議,目標是由二○二八年起與其他稅務管轄區自動交換與加密資產交易相關的稅務資料,加強國際稅務合作,打擊跨境逃稅。
 
  證監會亦正研究擴展可提供予專業投資者的數字資產產品和服務的類型,亦會引入自動化匯報和數據監測工具。
 
  另外,金管局與數碼港的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計劃將推廣至更多金融機構。金管局亦正建立人工智能模型評估方法,並會擴展Fintech Connect配對平台。
 
(c)推進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政府會繼續加強培訓及推動科技方案的應用以支持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的實施。
 
  碳市場發展方面,港交所會加強與大灣區碳市場的試點合作。我們亦會聯同內地相關監管機構研究國家參與國際碳市場的相關事宜,包括訂定自願碳信用標準和方法,及碳減排量的登記、交易、結算等。
 
  第三,我們會驅動「引進來、走出去」,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相關工作包括:
 
(a)吸引企業和資金來港:積極對外推廣公司遷冊機制,支援有意遷冊來港的公司提出申請。
 
  我們和港交所會繼續向新興市場,尤其東南亞市場,發行人和資金推廣香港平台,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鼓勵更多資產公司在當地發行產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場。
 
(b)提供稅務優惠,促進招商:我們會研究合適的稅務優惠方案和建立更靈活的機制,以配合相關政策局招商引資的目標,制訂符合國際規則的稅務優惠措施。
 
(c)發揮「出海」平台作用:我們會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在港設立財資中心,並正研究優化相關稅務寬減措施。
 
(d)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我們將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港設立辦事處。我們亦會繼續舉辦金融盛事,包括明年一月二十六日及二十七日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裕澤香江」高峰論壇等,以及透過外訪宣傳香港優勢。
 
  在支持本地經濟方面,我們會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基本工程項目開支,支持本地建造業;以及減收非住宅用戶的水費、排污費及工商業污水附加費和豁免多項牌照費,為期一年。
 
  最後,在惠及民生方面:
 
(a)改革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立法會已在今年九月通過強積金「全自由行」首階段方案的附屬法例。我們將於明年就次階段方案諮詢立法會。
 
(b)加大企業和市民使用金融服務的便利性:金管局會與內地有關部門優化跨境徵信互通和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促進企業和民眾跨境融資便利化。
 
(c)加強規管持牌放債人:我們已完成公眾諮詢,計劃於明年初發表諮詢總結,盡快制定立法建議。
 
(d)延長子女額外免稅額申索時間,鼓勵生育:由二○二六/二七課稅年度起,納稅人在每名子女出生後首兩年均可就該名子女享有26萬元的雙倍免稅額,預計每年約16 500名納稅人受惠。
 
  我的簡介完畢,我和同事樂意回應各位委員的提問。多謝主席。



2025年10月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0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