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醫健通+」的最新進展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十月二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醫健通+」的最新進展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今日向大家簡介「醫健通+」的最新進展。除了討論文件外,我們有一份簡報予各委員參考,希望委員可以細心閱讀。

  政府自二○二四年七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支持撥款13.96億港元,開展「醫健通+」五年計劃,將醫健通提升為集醫療數據互通、服務提供及流程管理於一身的綜合醫療資訊基建。「醫健通+」將會成為醫療體制改革的核心工具,包括為我們推展基層醫療、提升流程效率、利便跨境服務,令市民獲得更連貫和優質的醫護服務。

  我們正根據病人為本原則及四個策略方向,包括「統一電子病歷」、「統一治理流程」、「統一健康工具」,及「統一數據平台」,推展「醫健通+」。接下來,我會介紹四大策略下的重點項目。

  第一,「統一電子病歷」。政府致力促進市民和私營醫護參與醫健通,以至存入醫療紀錄,並拓展更多類別的數據,為每位市民建立一個整全的個人終身電子健康紀錄。現時,全港超過八成人口已登記醫健通。因此,政府針對性地鼓勵及便利登記率較低的16歲以下人士的群組參加醫健通,例如推出在校學童專項醫健通登記計劃,成功將登記率由二○二三年的約35%大幅提升至現在的51%。我們會繼續透過不同措施,例如在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提供的公營醫療服務採納「選擇退出」、即Opt-out機制,鼓勵更多市民登記醫健通。

  醫護提供者方面,醫健通已涵蓋全港所有公營醫院和診所,以及主要私營醫護提供者。然而,私營界別目前使用醫健通仍然主要以取覽為主,只有非常少數存入市民的紀錄。為改善此情況,我們主動接觸市場上主要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供應商及醫療團體,透過提供資助合作進行系統改良,使這些系統具備存放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的能力。我們亦在去年推出自助式數據合規檢查平台,降低對接醫健通的技術門檻,並向醫護機構提供專責技術支援。在多管齊下的策略下,自二○二三年以來,可存放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的私營醫療服務地點已大幅增加135%,當中包括大部分私家醫院和醫療集團。去年,私營醫護存入醫健通的電子健康紀錄較前年增幅達到68%。

  我們今個月亦會推出新一階段措施,透過「醫健通電子健康紀錄連接資助計劃」,針對性地鼓勵及協助私營醫護提供者,尤其是一些個體戶採用或更新至已對接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同時,我們會推出「醫健通+認證計劃」,方便市民辨認及選擇可為他們存放醫療紀錄至醫健通的醫護提供者。

  立法會今年七月亦通過《2025年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修訂)條例》(《修訂條例》),完善法律框架,協助市民建立完整的電子健康紀錄。我們會在今年十二月實施《修訂條例》下的精簡同意機制。至於要求指明醫護提供者將市民的指明重要健康資料存入醫健通的實施安排方面,有關細節會在日後有需要時以附屬法例方式訂立。

  第二,「統一治理流程」。我們正分階段建立一站式「策略性健康服務運作平台」,以支援和規範所有政府資助醫療計劃和相關公私營醫療服務的流程和紀錄,務求便利市民參與各項健康計劃,全面掌握自己的護理流程。

  為支援市民的跨境醫療需求,政府於去年七月在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推出「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兩項新功能,在自攜病歷的原則下,便利市民安全地於政府指明及認證的境外醫療機構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我們計劃在今年十二月將「跨境健康紀錄」功能由目前只限於合資格使用醫療券的長者,擴展至全港市民。另外,我們將於明年一月推出試點計劃,讓市民可以授權大灣區指定醫療機構將高解像度的放射影像及報告直接存入其醫健通的「個人資料夾」,更便捷和安全地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

  第三,有關「統一健康工具」。我們正逐步優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功能,包括開發「e+健康小助手」、「e+預約」、「e+證書」,以及「e+生活」等核心功能,打造成為市民的綜合健康工具,協助他們在不同地點接受醫護服務、管理醫護服務流程和掌握健康信息、監測健康狀況等,以及積極預防疾病和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截至今年八月,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已錄得超過387萬次下載,使用率穩步上升,過去三個月的每月登入次數平均超過100萬次。

  最後,有關「統一數據平台」。我們正逐步豐富醫健通的中央數據庫,儲存全港人口不同種類的健康資料,並開發資料分析工具。資料庫將有助政府醫療政策制定,以及支援醫學研究、臨床試驗和創新,以至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政府會繼續按四大策略方向推展「醫健通+」,並在過程中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共同建立一個高效和實用的綜合醫療資訊基建,為市民帶來更安全和優質的醫護服務。

  歡迎各位委員就「醫健通+」提出意見。多謝主席。



2025年10月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