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出席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今日(九月三十日)在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內地事務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
 
  行政長官在今年九月十七日發表本屆政府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在今天的會議上,我會向各位議員介紹《施政報告》中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與內地區域合作的政策措施。
 
  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行政長官強調,這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亦是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
 
  特區政府會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並不斷加強與內地區域的合作。在不斷增強自身發展動能的同時,亦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我們會錨定習主席提出的「一點兩地」新定位,使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過去幾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不斷提升基礎設施、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和產業協作等多領域融合發展水平,向國際一流灣區加速邁進。
 
  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將繼續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精神緊密合作,不斷促進灣區城市間的高水平互聯互通和市場一體化建設,營造更良好的投資營商環境。香港是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之一,在大灣區建設中肩負着引領帶動的重任。
 
  因此,特區政府會繼續主動作為,積極與中央相關部委、廣東省政府及澳門特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繼續深化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人流、物流、數據流、資金流等重要生產要素在區內高效流動,爭取更多惠港利民、促進灣區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助力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特區政府會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科技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重點包括推進河套建設、強化科研成果轉化、推動新型工業化等。
 
  特區政府亦會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和「出海」平台的功能角色,創造更多商機和更大的經濟效益。我們會繼續說好灣區故事,向本港、內地及海外宣傳推廣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擔當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並充分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關鍵作用。
 
加強與內地區域合作及說好香港故事
 
  在與內地區域合作方面,香港現時已經與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福建、四川、湖北、重慶、浙江以及泛珠三角區域等設立了合作機制,全面推進包括金融、經貿、創科、交通、衞生、文化、旅遊,以及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
 
  今年四月,行政長官與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在杭州舉行了浙港高層會晤暨浙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這是本屆政府第二個與內地省市成立的新合作機制。浙港雙方在會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及四份合作文件,以及就13個合作領域達成共識。
 
  我們會繼續深化與內地各省市的合作,在現有的合作機制下推展更多項目,並研究與具發展潛力和合作空間的省市開拓更多的合作平台,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此外,特區政府駐內地的五個辦事處及11個聯絡處會繼續加強與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的聯繫,以及透過出席活動發表演說、接受傳媒訪問和舉行簡報會、參加各類商貿會議,以及透過線上線下交流推廣活動等,加強推廣香港和「一國兩制」的各種優勢,說好香港故事。
 
  各駐內地辦處亦會積極配合分別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教育局牽頭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和留學香港專班,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以及在內地加強推廣香港高等教育,招攬更多教研人才和學生來港就讀發展。
 
  主席,我的介紹完畢。我和同事樂意解答議員的問題。多謝主席。
 
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