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在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主席,各位委員:
行政長官較早時發表了二○二五年《施政報告》,有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工作政策範疇的事項,我們已向委員會提交了文件。我會先扼要談談一些民青局的工作重點,之後聽取委員的意見和回應提問。
青年發展方面,政府十分重視青年發展。自《青年發展藍圖》(《藍圖》)於二○二二年底公布以來,民青局和各決策局一直持續推進青年發展工作和推出更多新措施,致力培育青年成為肩負國家及香港未來使命的新一代。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民青局提出了多項與青年相關的新措施,彰顯政府對青年工作的堅定承諾。
民青局一直積極推動多元化的境外青年交流和實習計劃,讓青年人親身了解和體驗內地和世界的最新發展,同時推出多項優化措施鼓勵香港與內地和海外青少年互動交流。我們會繼續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具特色和深度的實習及交流機會,鼓勵青年深入認識國家發展大勢,同時放眼世界。
為深化青年間的國際交往合作,民青局剛於九月二十七日成功舉辦第二屆青年發展高峰論壇,以「聯通世界.跨越未來」為主題,邀請了來自不同地區主管青年政策的主要領導和來自不同領域的業界翹楚擔任演講嘉賓,討論並分享他們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迸發青年潛能等領域的寶貴經驗及最新發展。論壇吸引了超過3 000名青年登記參加,當中有約600人來自內地及海外其他地方,包括美國、馬來西亞、老撾、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等不同國家,在座的立法會議員當日都有出席支持我們。
民青局於二○二三年九月成立「連青人網絡」,連結政府各項青年活動的參加者,為他們提供發展多元才能的機會,同時加強他們與政府的溝通和互動互信。目前「連青人網絡」已有超過18 000名青年加入。為了給「連青人網絡」的參加者提供一個持續互動的匯聚點,民青局將在南昌社區中心和毗鄰的通州街臨時街市設置「連青人網絡」的實體互動平台,當中包括多用途活動空間、文青原創產品巿集、小型表演空間等青年活動設施。首階段工程將在二○二五年年底前完成。
自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將由中央援建的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造為青年發展設施,民青局提速提效推展相關項目,在今年四月完成相關公開招標工作並選出設施的營運團體,亦隨即成立專責小組與營運團體緊密聯繫。「青年驛站」旅舍已於本年七月開始進行試業,並已舉辦多項青年活動,營運團體正收集青年人的反饋,為今年內正式開幕作好準備。「青年驛站」除了為內地和海外青年人提供經濟實惠的住宿,亦計劃於未來五年營運期內籌辦約100個不同類型的青年活動,促進內地及海外青年來港與本港青年交流。
為加強支援青年發展潛能,政府會在位於柴灣的青年廣場開闢全新互動空間及設置視頻工作室,首階段工程將在二○二五年年底前完成。
為更好裝備香港青年,我們會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增加青年人對以下四個領域的認識和理解。第一,我們會為青年提供更多參與國際組織實習及國際會議的機會。第二,我們會推出全新的傳媒專題內地實習計劃,為就讀傳理系的青年人提供到內地大型傳媒機構實習的機會。第三,我們會深化二○二四年推出的青年理財教育計劃,為青年人提供金融業及財務規劃的資訊。第四,我們會推出全新的調解工作坊,加強他們對調解服務及行業的理解。
為回應青年對擁有自住空間的期望,政府會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推展青年宿舍計劃,包括全數資助非政府機構在未盡其用的土地上興建青年宿舍、資助非政府機構和酒店業主合作,將合適酒店和旅館轉作青年宿舍。現時計劃下推出的宿位數目已由本屆政府接任時的80個,大幅增加到超過3 700個。
政府會繼續聆聽青年及相關持份者對《藍圖》的意見,持續檢視和適時推出新措施,以回應青年的需要。
家庭及婦女發展方面,我們高度重視本港家庭的健康發展及促進婦女發展的工作。民青局於二○二三年六月成立婦女自強基金,至今已批准了近300個項目。為回應社會對基金的熱烈反應並進一步推動婦女發展,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將基金的年度撥款由每年2,000萬元增至3,000萬元,以資助婦女團體及非政府機構推行更多項目,配合婦女發展的新需要。
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民青局會推出「『友』妳啟導」友師計劃,為女大學生配對女性領袖友師。計劃已在今年七月啓動,成功招募超過50位女性領袖參與擔任友師,以及80多位學員。有見首屆計劃反應熱烈,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將第二屆計劃的學員名額增加五成至120個,賦能更多年輕女性大學生。
在家庭方面,民青局今年與家庭議會合作舉辦全港美好家庭選舉,以向普羅大眾宣揚良好的家庭價值。我們共收到接近1 200個家庭報名參加這項活動,分享他們的家庭故事。而去年推出的家庭教育推廣計劃反應亦十分踴躍,我們會繼續鼓勵非政府組織善用計劃,以推廣家庭價值及加強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工作。
民青局在去年十月舉辦了首屆家庭暨婦女發展高峰會。承接去年的高峰會及為紀念今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30周年,我們將於明年年初舉辦第二屆家庭暨婦女發展高峰會,與各界代表共同探討持續推動本港婦女和家庭發展的措施。
此外,我們去年亦推出了一站式家庭及婦女資訊平台和贍養費調解試行計劃。我們會繼續進行相關工作。
政府會繼續與婦女事務委員會致力締造有利環境,確保婦女能公平地獲得社會上的資源和機會,同時推動婦女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亦會繼續與家庭議會緊密合作,推廣家庭核心價值和宣揚關愛家庭的文化。
地區治理方面,政府於二○二三年順利落實完善地區治理方案,包括強化地區治理架構及重塑區議會,集中精力解決民生難題,地區治理效能因而獲得全面提升。由政務司司長和副司長分別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領導委員會)和地區治理專組(專組)自二○二三年七月成立以來,已為12項市民關注的地區議題制定政策方針,以及統籌部門落實改善措施,有效加強地區服務、提升社區建設、改善環境衞生和美化市容等。民青局及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會繼續全力支持領導委員會和專組的工作,把地區工作做得更好更到位,讓市民得到更大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地區工作方面,民青局及民政總署持續透過由區議會、地區「三會」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組成的「三駕馬車」在地區織網,緊貼地區脈搏,並強化「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機制,以求進的思維提速提效地處理市民關注的地區大小事務,為市民生活的不同層面帶來實質改善。民青局及民政總署會持續按「三駕馬車」的實際運作經驗和聆聽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優化合作機制,提升地區治理的效能。
支援少數族裔人士方面,政府一向致力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適切服務和支援。為進一步加強協助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區,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民政總署將於二○二六年起在服務北區及離島區的兩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支援服務中心)各增設一隊少數族裔關愛隊,以應付預期的少數族裔人口增長和需要。此外,現有的10間支援服務中心將新增青年網絡及婦女網絡,並推行更多專為少數族裔青年及婦女而設的活動,協助他們發展潛能,並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此外,民政總署會於今年十二月增設一間少數族裔傳譯及翻譯服務中心,減輕少數族裔人士因言語不通而面對的不便。我們亦會持續加強宣傳種族共融的信息,包括在二○二五年年底推出介紹少數族裔文化的電台節目。
大廈管理方面,政府會繼續擔當推動者的角色,協助業主履行大廈管理的責任。就此,民政總署將會推進多項改善大廈管理的措施,包括於二○二六年在18區區議會設立工作小組,讓區議員就在區內推廣良好大廈管理進行經驗分享及交流,以提升區議員處理大廈管理工作的效能;與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合辦論壇,與各界交流及分享大廈和物業管理的最佳做法。
此外,民政總署於二○二五年六月一日於四個樓齡較大、單幢樓宇較為集中的地區,推出為期一年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改善舊式樓宇的管理。計劃推出三個半個月已取得良好的進展。各地區組織合共接觸超過110幢大廈,已經有61幢大廈簽署意向書參與試驗計劃,其中有13幢於油尖旺及深水埗區的大廈已同意聯合招標,並制訂「聯合招標書」。油尖旺區已率先於二○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協助其區內大廈進行聯合招標聘請物管公司,深水埗區亦預計於二○二五年十月內進行聯合招標,期望盡早落實「聯廈聯管」。61幢已簽署意向書的大廈中,有三幢原本屬「三無大廈」的業主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參與試驗計劃。視乎「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的推展情況,考慮將試驗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2024年建築物管理(修訂)條例》於二○二五年七月十三日正式生效,民政總署推行了一系列的宣傳及教育活動,以協助不同持份者了解新規定。同時,民政總署會開展下一階段有關《建築物管理條例》的檢視工作,以期制訂進一步優化條例的建議方案。
關愛隊方面,關愛隊是政府完善地區治理架構的重要一環。全港共452隊關愛隊在過去兩年不但積極接觸區內居民,向長者和有需要住戶提供關愛服務,亦多次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事故,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成績有目共睹。18區關愛隊將開展第二期服務,政府按地區需要新增了三支關愛隊小隊,並優化了第二期服務的關鍵績效指標。作為完善地區治理「三駕馬車」之一,政府會加強培訓,讓關愛隊持續與政府部門、公共事業機構及地區組織深化應急支援合作,強化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主席,我歡迎委員就民青局的政策和工作計劃提出意見。多謝大家!
完
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5時58分
香港時間15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