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九月三十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早晨。上星期,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香港,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總結這次經驗。樺加沙是自一九五○年紀錄以來南海區域第二強的熱帶氣旋,亦是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最強的熱帶氣旋,中心風力一度高達每小時195公里,比二○一八年超強颱風山竹的風力每小時175公里更強。這次十號颱風信號持續懸掛接近11小時,時間是歷來第二長。樺加沙最接近香港時是120公里,加上正值漲潮,多區水位上漲,其中維港的水位曾上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4米,接近二○一七年天鴿襲港時的水位。樺加沙的強勁風力亦引發越堤浪,導致沿岸地區多處出現水浸。從新聞報道可以看到,在將軍澳南和香港仔,分別有餐廳和酒店被海水沖毀玻璃門,餐廳尤其破壞嚴重。

  各部門在颱風來港前和後都上下一心,為防範應對和復原全力以赴,把破壞減至最低。政府全速進行復原,迅速清理塌樹及障礙物,確保主要幹道暢通,在風後當晚市面活動已經開始,翌日早上社會基本大致回復正常運作。政府總結了經驗,這次能夠把樺加沙的破壞減到最低,有五方面的重要元素。

  第一,政府提早和充分部署。我明確要求各部門不可低估樺加沙的破壞力,要全面做好準備,應對和復原。政府超前部署,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統籌各部門提前防範風險,在颱風兩日前已召開會議,督導跨部門作全面準備及應變部署,提高各項措施的安全系數。

  政府提前一日啓動政府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提前一日公布停課安排;提前設立24小時緊急事故熱線供市民查詢;提前大半天在香港仍然風平浪靜的時間,開放更多臨時庇護中心讓市民可考慮預早遷入;向受水浸威脅地區的巿民提供超過七萬個沙包,是以前的超過六倍,動員超過200隊渠務署緊急應變隊伍於各區戒備。各部門在預警通報、動員統籌、防災應對及善後復原等方面,全面準備,廣泛和深化部署,把破壞降低。

  第二,提前出動,全速復原。由八號風球下降前,部門已部署復原工作。工務部門、消防處等應急部門在八號風球還未取消下已展開復原工作。定下清晰目標,首先處理痛點,解決水浸威脅,清理塌樹,鋸樹移樹,處理鬆脫招牌及地盤棚架等優先事項。香港國際機場亦在風暴未到來前,部署航班安排,在風暴過後首天,已處理超過1 000班航班,表現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高效應變能力。

  第三,社會建立共識,做好防風準備。政府提早發放風暴信息,傳媒廣泛報道,大眾市民提高了警覺意識,做好防風準備,配合政府工作,包括鎖好門窗,留在安全的家中,不慌不亂自備用品,例如適量食物、防風膠紙,又防範水淹,堆起沙包、裝擋水板等。社會建立了防風共識,感謝廣泛市民的配合和所作的防風準備。

  第四,政府和傳媒不斷發放信息。及時、準確、透明的信息,是提高社會危機意識、凝聚共識的基礎。為應對超強颱風,政府透過多元渠道,不斷發放清晰和準確的信息,讓市民掌握情況,做好自身保障。感謝傳媒不斷報道風暴消息,更感謝記者們在風暴期間實地報道各地區的風暴情況,協助市民掌握天氣變化。整個社會建立了抗風共識,減少了很多破壞。

  第五,應用科技倍增效能。天文台應用先進預報技術,準確預測颱風路徑和強度,為超前部署提供科學基礎。渠務署利用人工智能預測水浸,有效調配資源應對水浸,部署10部強力排水機械人「龍吸水」,高效吸走積水,速度超出傳統水泵10倍以上,每小時可抽走約三分之一個標準游泳池的水。

  我已要求政務司司長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作全面總結,將成功經驗系統化、制度化,不斷提升政府和社會的應對能力,研究在哪些預防和應對方面可精益求精,包括研究進一步優化常受風暴威脅的地方的基礎工程,設施和裝備,以應對未來各種極端天氣的威脅,更好保障香港。多謝大家。

記者:首先想問,星期六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由美國抵達新加坡但被拒絕入境,他在新加坡逗留了十多小時。新加坡與香港其實有移交逃犯的協定,特區政府有沒有要求新加坡政府合作去引渡羅冠聰回香港?第二條問題是有關剛上任近一個月的一位美國駐港總領事,在美國會和招待會上會見了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及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港澳辦也轉載了文章作批評,政府在這方面有何看法?多謝。

行政長官:羅冠聰涉嫌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被法院發出拘捕令,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的指明潛逃者,特區政府必終身追究其法律責任。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包庇罪犯。危害國家安全是嚴重罪行,特區政府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會以一切可行方法,終身追捕罪犯,更不會放過任何潛逃者。

  另外,就你第二個問題,領事有責任恪守有關國際公約和外交慣例,以符合外交官身分的方式履行職務,不得以任何藉口或形式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應該尊重中國主權和香港法治。我希望任何駐港領事,都做建設性的事,不要做破壞性的事。

記者:特區政府對迎接「十一」黃金周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口岸人流疏導方面,有甚麼特別安排?哪些景點會提早設計人流疏導方案?有沒有配套針對遊客的宣傳和優惠方案?另外,香港遇到超強颱風,政府多次強調,市民不能追風,要保障自身安全,但仍然有市民帶子女追風。鄧炳強局長早前表示,會研究是否立新例,想請問特首會否對此訂立一個deadline?會否有一些原則性要求?謝謝。

行政長官:一連八日的黃金周,我們預計內地旅客有154萬人次,較去年黃金周上升大約11%,亦較今年的春節黃金周和勞動節黃金周有所增加,我們相信大約有1 200個旅行團,和上年數字相若。由於要處理大量旅客,亦希望所有旅客有良好體驗,我已經指示各部門做好部署,確保活動可以安全有序地進行。政務司司長已經在約十日前主持了節慶安排跨部門工作小組會議,統籌和督導各部門做好工作,包括第一,增加口岸人手,增設櫃檯疏導人流和車流,跨部門的聯合指揮中心和保安局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會在黃金周啟動,密切監察情況,迅速應對;第二,加強交通運輸配套,包括增加金巴(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和皇巴(落馬洲—皇崗過境穿梭巴士)班次,也增加跨境直通巴士服務,港鐵亦會按實際情況增加班次;第三,強化人流管理,警方將會增加警力,全力做好人群管理,包括在大型國慶煙花匯演和不同景點可能出現的人潮;第四,保障旅客,旅遊業監管局已經要求旅行代理商做好分流和旅遊巴管理,亦會巡查景點和商店,向旅客和導遊提供協助,政府會加強打擊違法行為,包括的士司機濫收車資、拒載,以及不良營商手法;第五,增加信息發放和應用科技,政府會加強發放信息,包括口岸情況、活動安排、交通和天氣等信息,便利旅客。

  保安局已在九月二十二日推出一站式的過關資訊平台「口岸通」,便利市民和旅客,掌握各口岸管制站的最新情況。旅遊發展局亦在九月二十二日推出專頁,介紹國慶黃金周、香港主要旅遊景點的營運安排和各項推廣活動。黃金周期間更會提供熱門旅遊景點的輪候時間,包括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海洋公園、山頂纜車、昂坪360纜車以及東壩等,讓市民和旅客按最新情況,計劃自己的行程。

  另外,關於超強颱風襲港時,有些人不負責任追風逐浪,除了危害個人自身安全,更不必要地帶來其他風險,尤其當有意外時,有關拯救人員要面對的生命安全風險,亦可能因此浪費很多公共資源,減低了我們應對其他防風措施的精力,社會亦譴責這些不負責任的自私行為。政府在這方面會認真研究,包括警方已追究不同人士追風逐浪的行為,拘捕四人,亦會根據個案採取行動,表明政府對這些危害生命安全、不負責任的行為要追究責任的立場。我亦留意到社會有意見,希望研究從法律層面針對這些追風逐浪的不負責行為,政府會通盤考慮,保安局會作研究。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2時35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