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及會議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作出簡報的書面發言稿(只有中文)
**************************************************
主席:
本屆政府致力構建關愛共融社會。我現在重點簡介《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及《施政報告附篇》中有關社會福利範疇的新措施。
(一)精準扶貧
政府採取精準扶貧政策,將資源用於幫助最有需要的人。此策略獲社會正面回應。我們會聚焦以下重點:
(i)通過香港賽馬會的1,000萬元撥款,豐富「共創明『Teen』校友會」活動,為青少年提供融合香港潮流文化及中華傳統藝術的培訓和體驗。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1億8,000萬元,繼續推行項目促進弱勢社群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長遠發展,並借鏡「共創明『Teen』計劃」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優化項目元素,減少跨代貧窮;
(ii)增設六個社區客廳,加上已推出的九個社區客廳,預計共可惠及約7 000個「劏房」戶,每年服務超過140萬人次;
(iii)優化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取消名額上限,擴大支援有需要的小學生和家長;
(iv)推出「共建關愛社會資助計劃」,推動支援公益事業的家族辦公室提供資源,推行惠澤弱勢社群的項目;
(v)以試行方式,為離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並符合資格領取在職家庭津貼的住戶,提供有時限的現金獎勵,鼓勵他們自力更生;以及
(vi)於二○二六年中發表《香港精準扶貧工作成果報告》。
(二)照顧長者
政府貫徹「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政策方針,質量並重地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多元化的資助社會福利服務。在社區照顧方面,我們會增加4 0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總數為16 000張,讓更多合資格長者可靈活接受合適的資助社區照顧服務,也會優化「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出院的有需要長者提供社會福利服務支援。此外,我們也會試行出租政府新建的福利項目設施,讓服務營辦機構有更大彈性提供不同資助模式的長者日間護理及支援服務。
為加強資助院舍照顧服務,政府會增加1 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總數為7 000張。我們亦計劃資助院舍內合資格的現職保健員修讀新設的護理保健師專業文憑課程,為社福界培育專屬人才。
我們近年持續優化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今年十月起,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內地安老院數目將由15家增至24家,覆蓋廣州、佛山、深圳、中山、肇慶、江門、珠海和惠州八個城市,為有照顧需要的本港長者提供更多跨境養老的選擇。我們今年年底前也將推出為期兩年的試行安排,分擔參加計劃的香港長者在國家醫保下須自付的部分醫療開支。
今年年底前,我們將推出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安老院,提升生活質素。每名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共1 000個。
另一方面,政府明年會優化可攜現金援助的發放安排,在廣東及福建省養老的香港受惠長者可選擇由社會福利署(社署)將款項直接匯入其內地指定銀行的帳戶。
(三)支援長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
政府已建立首階段的支援照顧者數據平台,初步連結社署、醫院管理局和房屋署的數據,並已順利在全港推行兩項試點計劃,加強對入院的高風險照顧者,以及居住於公共房屋的高風險長者、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住戶的支援。政府會逐步連結更多數據,有序擴展支援照顧者數據平台。
此外,我們會進一步加強支援照顧者的措施,包括繼續推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 —— 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和「與照顧者同行」計劃三年、為高風險住戶安裝智能意外偵測系統;以及優化「照顧者資訊網」的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功能。
(四)支援殘疾人士
在支援殘疾人士方面,政府會在二○二六至二七年度增加450個學前康復、日間及住宿康復服務名額。另外,我們將逐步在嚴重及中度智障人士宿舍提供一站式支援及照顧服務,並在附設展能中心/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的宿舍增加延展照顧名額。上述措施既能更好地照顧較年長的殘疾人士,也能騰出約700個日間康復服務名額予居於社區的殘疾人士,並減輕照顧者的壓力。我們亦會與大學團隊合作,試行為電動輪椅、電動智慧病床和外骨骼機械人制訂消費者指引,協助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選擇合適的康復產品。
(五)加強育兒服務
為支援有意生育的家庭及已育有嬰幼兒的在職家庭,政府會進一步加強日間嬰幼兒照顧服務,預計由二○二六至二七年起的三年內新增15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合共提供約1 500個零至三歲的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比現時規模增加近一倍。社署亦會適當地把較多的服務名額撥作照顧零至二歲的嬰幼兒,以加強支援育有初生嬰幼兒的家庭。
(六)凝聚家庭 守護兒童
政府會推出強化家庭功能的措施,讓兒童及青少年在健康、穩定的環境茁壯成長。第一,我們會在北部都會區古洞北新發展區設立一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支援區內家庭及兒童。第二,我們會協助及教育離異父母共同肩負照顧子女的持續責任。第三,我們會為離開兒童住宿照顧服務而缺乏家庭支援的青少年提供過渡性支援。第四,為配合《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於明年一月實施,我們會繼續為社會福利界、教育界及醫療衞生界的相關指明專業人員提供培訓,並動用資源支援和照顧相關兒童及他們的家庭。
(七)增強特殊需要兒童支援
為協助有特殊需要學前兒童順利過渡到小學教育,我們會為接受「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兒童,在升讀小學後的第一個學期提供銜接和支援服務。
(八)促進精神健康
在促進精神健康方面,我們將推行「精神健康推廣大使培訓先導計劃」,動員及培訓精神健康推廣大使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培養抗逆力、構建關懷同行的支援網絡。社署會善用津助福利服務機構專項基金提供培訓,加強駐校社工處理學童精神健康問題的能力,也會優化社署網上情緒支援的文字輔導平台和網上青年支援隊,加強應用AI以更精準發掘風險高的支援對象。
社會福利範疇廣闊,持續推行的措施已在勞工及福利局提交的文件第21至31段中交代。勞福局及社署會繼續努力推展有關措施。
此外,政府會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帶領各政策局制訂對策,除了涵蓋安老、醫療、房屋、文化康樂、樂齡科技等,亦會考慮推動銀髮經濟進一步發展。由於社會高齡化影響廣泛,工作組的成員會包括所有決策局,勞福局會積極參與,共同應對社會高齡化挑戰。
總結
我和我的同事樂於聆聽各委員的寶貴意見,以及回答大家的提問。
多謝主席。
完
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30分
香港時間11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