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25年周年進度報告
************************
政府今日(九月三十日)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25年周年進度報告(《周年進度報告》)。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長策》)既定的推算方法,下一個十年期總房屋需求為419 100個單位,政府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20 000個單位。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自二○一八年《長策》年度更新以來,我們把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60:40調整至70:30。為了平衡政府大幅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以滿足社會需求的承擔和社會對私營房屋的需求,政府會把二○二六/二七至二○三五/三六年度十年期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維持在70:30。按此,在總房屋供應目標420 000個單位中,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294 000個單位,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6 000個單位。」
發言人續說:「在《長策》2024年周年進度報告中,我們公布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以逐步邁向60:40的比例作為規劃基礎,興建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單位和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為增加市民置業的機會,政府將會在下一個十年期繼續向這個方向推進。相應地,294 000個單位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會分為176 000個公屋/綠置居單位及118 0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解決房屋問題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點,房屋局一直積極推展多項「提速、提量、提質、提效」的措施,以盡快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自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已有超過103 000個家庭獲安排入住公屋或購買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和香港房屋協會出售的資助出售單位,數字較上一個三年期(即二○一九年七月至二○二二年六月)的約68 500個家庭大幅增加約五成。在未來十年,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可滿足294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的情況已徹底被扭轉。在二○二六/二七年度起的五年,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將達189 000個單位,較本屆政府上任時大幅增加約80%。就傳統公營房屋供應而言,未來五年的供應量預計將達169 500個單位,包括約110 600個公屋/綠置居單位和約58 9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即平均每年有超過30 000個單位落成,是過去24年來的新高。此外,與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相比,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的供應比當時預計的大幅增加約50%。一如以往,政府在規劃公營房屋發展時,會繼續保持足夠彈性,以確保未來的公營房屋建屋量可以因應實際情況的轉變,而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私營房屋供應方面,未來十年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6 000個單位。政府未來十年會有足夠土地滿足上述目標。除了政府賣地項目外,其他私營房屋土地來源包括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項目及私人發展項目。至於較短期的私營房屋供應,根據二○二五年六月底的最新推算,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預計約為101 000個單位。
在公營房屋供應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政府有更大空間進一步完善各項房屋政策,以更好地回應市民在住屋方面的需求。就此,房屋局已在《周年進度報告》中公布未來房屋政策的四個重要方向:
(i)鼓勵市民循房屋階梯上進上流;
(ii)善用現有公營房屋資源;
(iii)進一步提升建造成本效益,確保公營房屋計劃順利推行;以及
(iv)推動落實「簡樸房」規管制度。
相關措施的詳情已載列於房屋局網頁上的《周年進度報告》,網址為https://www.hb.gov.hk/tc/policy/housing/policy/lths/index.html。
按照《長策》的「供應主導」和「靈活變通」的原則,政府會每年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訂定逐年延展的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總房屋需求會包括以下四個因素所衍生的房屋需求:
(i)住戶數目淨增長;
(ii)受重建影響的住戶;
(iii)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以及
(iv)其他因素。
完
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2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