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出席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九月二十九日)出席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運輸及物流局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運輸及物流局致力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中心及物流樞紐的地位,並正全力發展低空經濟及遊艇經濟。香港是首屈一指的國際航空樞紐,而隨着機場三跑道系統於去年十一月啓用,我們航空業正迎來全新機遇。自二○二三年十月起,我們亦公布了現代物流發展、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和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三份行動綱領。我們繼續有序積極落實所有行動措施,並推展一系列政策措施。

空運發展

  首先是國際航空樞紐。香港國際機場於高峰期的單日客運量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並於去年蟬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航點方面,至今年八月,約140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班來往香港與全球超過200個航點。

  為把握三跑道帶來的機遇,我們會大力擴展航空網絡,商討訂立新的民航協議或擴展航權,優先聚焦具進一步發展潛力及新增長點的地區,如南美洲、中亞、非洲及中東等。我們很開心,剛剛先後與智利和波蘭就民航協議達成共識。同時,我們會繼續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多式聯運網絡,包括進一步擴展現已在30個內地城市設立的城市候機樓覆蓋網絡,聯同珠海機場優化「經珠港飛」服務。

  機場建設方面,機管局(香港機場管理局)會繼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設全球領先的機場城市,積極招商引資,推進各項目發展,務求將我們的國際機場打造成為世界領先新地標。當中,亞洲國際博覽館二期工程已啓動,預計於二○二八年落成。機管局明年初將就遊艇港灣配套設施邀請發展意向書,預計二○二八年起分階段完成,並正同步建立藝術產業生態圈、開設空運鮮活市集等。

  貨運方面,我們會繼續利用好三跑道系統增加貨運量,同時推進位於東莞的空港中心建設,吸引更多進出內地貨物使用香港空運服務。機管局會在今年起分階段完成建造第一期空港中心永久設施,並隨即展開第二期前期研究。

  推動綠色航空發展方面,視乎區內相關產業及供應鏈逐漸完善化及相關配套措施發展的進程,我們已訂立目標,在二○三○年從香港國際機場出發航班實現1%至2%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使用比例。與此同時,我們會聯同環境及生態局研究建設SAF混合設施,以提升香港SAF產業競爭力和航空公司議價能力。

  說到建立國際航空樞紐,不得不提我們要邁向多元化。政府會引入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落戶香港,並已與該公司達成了落戶意向,在香港設立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和交易服務。該公司亦會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作,為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培訓,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國際航運中心

  接着我想談談航運。近日有很多好消息:香港連續第六年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第四名,貨櫃輪平均停留香港港口時間僅一天,約為全球港口處理貨物停留時間平均值的一半。香港註冊船隊總噸位位居世界前列,香港船東擁有、管理或營運的商船總載重量佔全球近10%。目前,我們有逾1 200家海運服務企業提供多元化高增值海運服務。政府將多管齊下,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優勢,全方位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我想談談幾點重點。首先,我們會深化國際航運網絡交往,與內地具戰略合作意義及「一帶一路」地區港口建立「伙伴港口」關係,目標在今年香港海運週與首批「伙伴港口」簽訂合作備忘錄。此外,我們將邀請推動「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於明年香港海運週舉辦高峰會,推廣「一帶一路」航運品牌。

  鞏固香港作為區域中轉樞紐的角色對維持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有關鍵作用。為此,我們現時致力建立通達內陸的「鐵海陸江」立體聯運體系,以拓展貨源,爭取更多貨物到香港港口中轉。

  對內,我們會強化港口業務和高增值海運服務競爭力和韌性,包括明年一月推出港口社區系統,提供貨物追蹤功能,並聯通海、陸、空運輸網絡,數字化打通貿易流和資金流。

  我們亦會於明年修例落實大宗商品貿易商半稅優惠,進一步帶動香港船運及專業海運服務需求。

  不得不提關於綠色航運,我們會持續落實已公布的《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行動綱領》),將香港打造成為綠色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自《行動綱領》公布以來我們已有長足進展,由今年二月至九月中旬,本港已先後有13萬噸生物柴油和液化天然氣加注。昨日全球第一艘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滾裝運輸船「港榮輪」進行了首航香港儀式。該船懸掛香港船旗、在香港註冊,每次可運載超過9 400部車輛,經香港的航程會鞏固將國產電動車出口到歐洲多國,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及英國等地的港口,對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別具意義,提升國際化。未來,我們會繼續循增加貯存能力、提升加注效率、研究更多新燃料加注可行性等方面,推動完善香港綠色船用燃料供應鏈,並進一步發展在香港的產業鏈。

  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亦已於今年七月成立,以打造香港航運之都為新的貿易策略定位,協助政府制訂更外向、更全面的推廣策略,以及航運業的整體發展政策。

國際物流樞紐

  我想提提物流方面,穩定土地供應對維持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我們今年內會公布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建設現代物流圈的規劃研究結果,並在明年初邀請業界提交發展意向書及制訂招標條款。

發展低空經濟

  最後,我想提提兩個新興經濟產業的發展。第一方面是發展低空經濟,我們會在來年,即二○二六年,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當中包括完善民航法例及規管框架,以及推展核心基建設施。

  目前38個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預計全數會在今年內落地。當中較為成熟、風險較低、而沿線又不涉及人車流量高地區的應用場景,我們很有信心可以恆常化,而邁向商業化。我們並會推出進階版低空經濟「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涵蓋跨境路線、低空載人飛行器等技術複雜度較高的應用場景。

發展遊艇經濟

  最後是發展遊艇經濟方面,海事處會積極配合支持政府發展遊艇經濟,就遊艇訪港的安排拆牆鬆綁,推出三項便利措施,吸引更多遊艇來港。此外,海事處亦正與廣東省海事局就「港艇北上」以及「北艇南下」的合作機制進行磋商。

  多謝主席。我們樂意回答議員的提問。
 
2025年9月29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4時5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