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四題:應對失業率上升
*************
以下是今日(九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鄧家彪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答覆:
問題: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年六月至八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七,其中建造業、餐飲服務業及零售業分別錄得百分之六點九、百分之六點八及百分之五點一的失業率,情況令人關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勞工處於過去24個月每月收到的新增職位空缺數目,以及該等職位的行業分布及聘用形式為何;有否研究該等職位的工資變化趨勢,以及有否發現就業錯配的情況;
(二)鑑於建造業、餐飲服務業及零售業已成為失業率最高的其中三大行業,除舉辦招聘會外,政府有何其他具體措施紓緩該等行業的失業情況;及
(三)為進一步協助中高齡失業人士投入職場,政府會否盡早就「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進行中期檢討,並增加該計劃的資源投放和延長推行年期,同時加強工會在就業輔導方面的角色,以及積極提供在職及轉職培訓和創業支援措施,以提升該計劃成效及覆蓋面?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密切留意香港就業市場的情況和變化,致力推動培訓及再培訓以提升本地勞動人口的質素及生產力,同時提供各類就業服務,鼓勵及協助市民投入就業市場。政府明白就業情況會繼續受個別行業的經營狀況影響,而香港經濟穩定增長,以及政府多項推動經濟增長、增強經濟動能和提振消費氣氛的措施,應會為整體勞工需求提供支持。
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發展局後,現答覆如下:
(一)勞工處為求職人士提供多元化及免費的就業服務,並積極聯繫僱主,搜羅各行業的職位空缺,促進就業資訊流通。過去24個月,勞工處從私營機構接獲的按月職位空缺數目,以及職位空缺按行業、職位性質及薪金劃分的分項數字載於附件。按行業分布,職位空缺最多的為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其次為飲食及酒店業,以及批發、零售及進出口貿易業。期間,每月薪金達15,000元或以上的職位空缺,佔空缺的總數從61%逐步上升至66%。
現時絕大部分(99%)在勞工處刊登的職位空缺可供求職人士直接向僱主提出申請而無需登記勞工處的就業配對服務。為提升求職人士覓得合適工作的機會,勞工處就業中心提供個人化就業諮詢及配對服務,就業主任亦提供就業市場的最新資訊、協助求職人士報讀再培訓課程,獲取相關技能及提升獲聘機會。
(二)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為本地勞動人口提供培訓及再培訓服務。其中,就業掛鈎課程協助待業及失業人士掌握不同行業的職業技能,提升就業機會。再培訓局亦為失業率較高的行業提供專門的再培訓支援,提升競爭力。
除舉辦大型招聘會及地區性專題招聘會外,勞工處亦設有飲食業、零售業及建造業的行業性招聘中心,集中展示相關行業的職位空缺,並設置面試室,以便僱主及求職人士即場面試,縮短招聘及求職的時間。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網站亦設有飲食業、零售業及建造業專題網頁,方便求職人士搜尋,並提供最新的招聘會詳情及培訓資訊。求職人士更可使用「互動就業服務」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選擇收取系統按其預設條件自動選配的最新職位空缺,以及招聘會的資訊。
有關建造業,未來五年每年平均政府工務工程開支將由900億元增加至1,200億元。隨着經濟復甦而私營工程量回升,建造業未來數年人力需求仍然殷切。在發展局支持下,建造業議會積極統籌業界加強培訓建造業工友,包括去年推出的「一專多能」兼讀制短期課程,並提供津貼,鼓勵建造業工友提升技術以增加就業機會。此外,建造業議會亦會加強就業配對服務,包括實體招聘會和網上職位及課程配對,協助建造業工友獲得空缺及培訓資訊。
(三)勞工處去年七月十五日推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再就業計劃),鼓勵連續三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獲酬工作的40歲或以上人士,重投就業市場。勞工處已委聘服務機構協助推行再就業計劃。每名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的合資格參加者在計劃推行期間最高可獲20,000元再就業津貼。再就業計劃的反應十分理想,截至今年八月共錄得超過50 000名參加者及超過27 000宗就業個案。勞工處歡迎聘請再就業計劃參加者的僱主同時參加「中高齡就業計劃」,讓中高齡人士提升工作技能。上述兩個計劃對促進中高齡人士就業相輔相成,發揮協同效應。
勞工處正收集和整理再就業計劃參加者及就業個案的資料及數據,並計劃於二○二六年第一季就該計劃進行中期檢討,配合「中高齡就業計劃」,評估計劃的成效及擬定未來路向,包括探討進一步鼓勵銀齡就業的措施。
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經濟及就業市場的變化,適時檢討及調整各項措施及就業服務。
完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