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會秘書長訪問瑞典、法國及德國
****************

下稿代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發出: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教授於九月九日(哥德堡時間)至十九日(法蘭克福時間)率領代表團訪問瑞典、法國及德國,積極向國際推廣香港的專上教育,致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鄧特抗教授聯同由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組成的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的代表團一行,出席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的歐洲教育者年會暨展覽。鄧特抗教授在年會暨展覽的專題研討會上發表演說,展示香港國際化和多元高等教育的優勢及各項發展機遇,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學生到港追求理想。在教資會的資助下,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亦設立香港館,以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支持招收海外學生來港升學的宣傳工作,並拓展國際合作網路。

  鄧特抗教授在歐洲教育者年會暨展覽中的專題研討會上指出:「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推動高等教育蓬勃發展,讓大學積極發揮培育人才及推動科研的重要角色,建立令香港引以為傲的國際聲譽。五所教資會資助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六所名列亞洲五十強,四所位列全球最國際化大學首四強。香港的大學開辦的眾多課程均躋身世界一流行列。這反映香港在成為國際一流高等教育樞紐方面擁有穩固的基礎和獨特的優勢。香港亦將在二○二六年主辦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屆時,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界領袖及代表將雲集香港,本港專上院校可藉此機會進一步提升與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

  在香港主辦的晚宴招待會上,香港高等教育卓越教學聯盟的代表亦分享了高等教育界為應對即將來臨的挑戰推出的一些最新措施,這些措施充分展示香港教育界對卓越教學的承諾。

  在外訪期間,鄧特抗教授與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的代表,於法國巴黎出席「法國—香港交流活動」,並與法國高等教育院校代表團會面。雙方就高等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深入交換意見,探討如何進一步鞏固並拓展法港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此外,鄧特抗教授亦分別在法國及德國與知名科研資助機構及學術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會面,就高等教育和科研領域的新興趨勢及合作機遇交換意見。他強調,香港高等教育界於科研方面的卓越成就備受國際肯定,在教資會的二○二○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中,香港約七成的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卓越水平或以上。教資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透過多項資助計劃,以及與國內外研究資助機構合作,支持大型及尖端的科研項目工作。目前,香港與海內外逾70個國家及地區開展超過7 000項研究合作。這些成果彰顯了香港在推動科研發展堅定不移的決心。研究資助局亦會在二○二五年年底舉辦首屆「研究高峰會」,展示香港在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現,並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國際交流。

  鄧特抗教授指出:「香港的優秀大學一直是歡迎世界各地頂尖學者和優秀學生的理想學術家園。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及全球最具活力城市之一,香港誠意歡迎所有渴望實現學術夢想的人士前來,親身體驗香港可提供的學習和科研的機遇。」

  二○二五年《施政報告》宣布各教資會資助大學授課課程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自二○二六/二七學年起,將由現時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百分之四十進一步提升至百分之五十。各大學可因應本身條件,循序漸進錄取更多非本地學生。此外,教資會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超額收生的上限,自二○二六/二七學年起亦將進一步放寬,由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一百二十。這兩項措施將有助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港深造及進行學術研究,進而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9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