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文化、體育及旅遊協同發展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市民:
大家好。本屆政府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銳意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協同發展。今日很高興有此機會跟大家重點介紹《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內關於文體旅方面的主要措施。
在文化方面,我們致力提升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未來我們的重點是鞏固提升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推動西九文化區發展、支持本地文創產業多元發展,並推廣文藝盛事。
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
香港是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我們會大力打造香港成為全球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吸引更多國際拍賣行、畫廊及專業人才落戶。我們在這方面的措施包括:
- 強化國際藝術品交易平台,與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深化合作,鞏固香港為區內唯一主辦城市的地位。
- 與業界就藝術品交易的稅務、融資、人才等範疇進行研究,探討適合香港的政策措施。
- 西九方面,明年會推出建立藝術品交易生態圈的多個項目,包括與明年落成的藝術廣場大樓的發展商商討租賃策略,吸引更多藝術品交易產業鏈企業進駐該大樓,和展開人才培訓、實習計劃等。
西九文化區多元發展
西九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基建投資。西九管理局(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明年會舉辦更多高知名度的國際性大型活動,包括第二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及「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2026年年會」等。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展覽和館藏將在世界各地和內地巡展,M+也會與國際知名博物館聯合策展;受歡迎的音樂劇《大狀王》亦會進行更多內地巡演。交通方面,西九碼頭今年年底會啓用,屆時交通會更加便利。「西九文化區學院」亦將會成立,為本地、國際和內地文藝機構和從業員提供專業培訓。
推動本地文創產業發展
我們繼續發展「香港時裝薈」成為亞洲區內以至國際的重要時裝設計活動。「香港時裝薈2025」將聯乘巴黎時裝周和米蘭時裝周,推進數碼時裝和永續時尚發展。
文創產業發展處會積極協助香港文創設計人才創作更多兼具中華文化及香港特色的文創產品,推進孵化本地文化知識產權,並加強支援本地原創作品打入內地及國際市場,拓展商機。
推展演藝盛事
場地一直是香港推展演藝事業的瓶頸。未來我們會落實優化各表演場地布局,例如東九文化中心推動長期演出和藝術科技,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設為粵劇優先場地,香港體育館,即紅館,會改為演唱會優先。同時,我們會繼續做大做好品牌盛事,例如香港流行文化節、「亞藝無疆」藝術節、香港演藝博覽等。
弘揚中華文化
我們透過「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會打造「中華文化節」和中國通史系列展覽成為品牌項目、推進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及中華文化體驗館。此外,我們會加大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舉辦香港非遺月並加強推廣地區非遺特色,打造「香港處處有非遺」。
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供更多元的增值活動,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康文署會邀請市場參與,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
「無處不旅遊」
在旅遊發展方面,我們全力推進《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的發展策略。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成立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亦已於今年五月公布九個有特色的熱點項目。截至今年八月,香港旅遊業取得亮眼佳績,訪港旅客達3 320萬人次,比二○二四年同期大幅上升12%,反映我們積極開拓新客源、推動「+旅遊」以豐富旅客體驗及提倡「人人都是旅遊大使」等策略取得成效。
政府會在以上基礎上加強部署,以更針對性的策略,吸引更多高端旅客訪港。同時,我們會強化不同主題的「+旅遊」產品。除了文體旅局外,《施政報告》亦看到其他政策局和部門會推出新政策措施,配合旅遊發展,貫徹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
遊艇經濟
在吸引高端旅客訪港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遊艇產業配套,推廣高端遊艇旅遊。發展局會在前南丫石礦場、香港仔避風塘及紅磡站等興建約600個新遊艇泊位。香港機場管理局正興建的「機場城市」亦會在港灣建設中額外提供500個泊位,這些泊位更可容納80米以上超級遊艇。除了硬件配套外,運輸及物流局、海事處和保安局會推出新便利措施,簡化非本地遊艇的訪港安排。
郵輪旅遊
在發展郵輪旅遊方面,預計今年郵輪訪港航次比去年增加約兩成至188班,發展持續良好。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合約將於二○二八年到期,我們會檢視現時的合約條款及條件,於今年年底前展開招標工作,目標提升啟德郵輪碼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積極開拓中東及東盟旅遊市場 促進清真認證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穆斯林旅遊。過去一年,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加強推進「認證、教育和宣傳」策略,在業界的努力下,已初見成績。在「2025年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GMTI)的排名中,香港在非穆斯林旅遊目的地中位列第三,同時獲選為最具潛力的穆斯林友善旅遊目的地。今年一月至八月,中東訪客共5.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40%。中東旅客於二○二五年上半年的人均消費約$10,400,較整體旅客人均消費約$5,400高接近一倍。截至今年八月底,已完成認證的清真友善餐廳數目亦由二○二四年年初的約100間增加至超過190間。下一步,旅發局已推出資助餐廳申請清真認證計劃,由《施政報告》公布當日,即九月十七日,至二○二六年年底成功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認證費可獲半額資助,上限為$5,000。
打造高端客首選旅遊目的地
此外,旅發局會與不同部門及機構合作,吸引更多會展活動來港,並與業界策劃高規格行程、禮賓接待服務和尊尚體驗,為高端消費客群度身訂造星級旅程。
發展「盛事+旅遊」
我們會透過不同文化節慶、旅遊項目及盛事,吸引旅客加長留港時間並多次訪港。不同類型的盛事活動會接踵而來,包括十月底由旅發局主辦的升級版「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今年適逢香港迪士尼樂園20周年,樂園已推出一系列慶祝活動,並提升園區設施。我們會繼續帶領海洋公園,聯同旅發局推出更多大熊貓主題活動和產品,延續大熊貓熱潮。此外,我們會繼續推廣賽馬旅遊。明年是馬年,香港賽馬會將策劃以馬為主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及表演。
推行特色地方主題深度遊
因應旅客喜好,我們會推廣特色主題路線,包括「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紅色旅遊路線,推廣香港工業旅遊,以及打造18區主題花木園區、舊城中環、九龍城、維園市集、開放舊油麻地警署等多個深度熱點旅遊項目。
發展「生態+旅遊」
環境及生態局、發展局、漁農自然護理署及民政事務總署都會在各自範疇推出新措施,發展「生態+旅遊」。
提升服務體驗
要吸引旅客一來再來,優質服務必不可少。旅發局正與傳媒機構合作,推展「傑出服務獎勵計劃」,涵蓋零售、餐飲、酒店、機場、的士、導遊等多個旅遊服務行業,透過大眾傳媒表揚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的商戶及從業員,向社會傳播「好客之道」,鼓勵各界及市民以熱情好客的態度迎接訪港的旅客。
推動體育發展
在體育發展方面,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建議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第一、當然是全力辦好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我們已與業界聯手推出不同旅遊產品,亦已安排本地免費電視台轉播全運會賽事,讓廣大市民為運動員打氣。
善用體育基建,推動體育精英化和盛事經濟的發展
第二、善用體育基建,推動體育精英化和盛事經濟的發展。我們會繼續發揮啟德體育園作為體育盛事化和產業化重要載體的優勢,推動「體育+盛事」發展。我們與LIV Golf的合作有重大進展,我們已與LIV Golf達成長遠合作安排,將LIV Golf League賽事在二○二六年和二○二七年落戶香港,以吸引海外高端客戶來港。
在體育基建方面,我們會重新檢視香港大球場的定位,我們的原則是必須繼續利用香港大球場支持香港體育界的發展,並與啟德體育園發揮協同效應。現階段我們會善用現有設施,例如將大球場的廂房和後勤部分地方,供體育總會用作辦公室的用途。
提升體育總會管治
第三、提升體育總會管治。港協暨奧委會(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上年十一月已公布《機構管治守則》(《守則》),目標是所有體育總會在二○二六年底或之前落實《守則》。
更大發揮香港體育界在國際或亞洲體育組織的影響力
第四、《施政報告》提出透過專款資助鼓勵香港體育總會的委員更大程度參與國際或亞洲體育組織的工作,同時透過資助,鼓勵香港的體育總會吸引國際或亞洲體育機構來港開設辦事處,以更直接發揮影響力。
我的介紹到此為止,歡迎各位傳媒朋友提問。
完
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7時29分
香港時間17時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