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房屋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九月十九日)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多謝甯局長。
 
  緊接土地就是房屋的措施。我先向大家談談過去三年的成效,其實我們做了很多功夫,可能許多記者朋友都熟悉,包括一個「組合拳」,加大了公營房屋的供應,在過去三年的努力下,可以說我們完全扭轉了「頭輕尾重」的情況。在我們上任的時候,大家記得首五年是十萬五千,總的供應目標是三十萬八千,即是說,頭是三分一,尾是三分二,約三比七。到現在我們進入了六比四,即是說首五年差不多可以做到六成,然後下個五年就是四成。大家看到三年間,我們已經完全扭轉了「頭輕尾重」的情況,很創新地推出「簡約公屋」,有30 000個目標,進度很好,現時已經有4 400個,完全每一戶都交了鎖匙給有需要的居民。4 400個單位其實乘起來差不多可以幫到一萬個住客,所以成效很好。

  在未來的二○二五年的下半年,我們有另外5 000個單位,今年就會接近有一萬個單位完成。二○二六年就有另外的二萬個單位,非常接近我們完成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的目標。我們亦都成功地將輪候時間在六年封頂。
 
  我們(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最新是5.1年,比起初上任前的6.1年足足快了一年。一年代表每一個住戶如果入住我們的公屋的話,可以節省三萬六千元一年。如果是入住「簡約公屋」,就可以節省五萬元的租金一年。所以對他家庭的儲蓄,如果以「簡約公屋」,你在這裡住了四年,已經可以節省二十萬元的儲蓄。
 
  「簡約公屋」以「組裝合成法」快速興建,在元朗的攸壆路和牛頭角的彩興路,全面體現了快速興建的好處。一年半不到,彩興已經有一個十八層公營房屋的規模,2 300個單位已經落成,亦可以說是破了香港一個高層建築快速興建的紀錄,是有升降機的。2 300戶已經全部(派鎖匙),我每次去見到他們搬屋的時候,都是笑容滿面,很開心,即時改善生活。
 
  在置業需求方面,我們都聽到市民有一個置業的需求。我們亦有一個完整的「組合拳」,包括將我們的出租公屋和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在十年內慢慢由七比三變到六比四。另外,有很多年青人,或有很多不同的家庭都很想抽到居屋。如果有一些是抽過幾次都買不到的,我們向一些屢次向隅的朋友多給一個號碼,加大他們能夠抽到資助出售單位的機會。四十歲以下的白表青年或一人申請者,我們亦再多給一個號碼給他們,增加年青人可以置業的機會。
 
  我們還有一個「白居二」的市場,白表居屋二手市場,有一個配額的,過往我們將四千五百個配額增加了一千五百個,全數都是給四十歲以下的年青人和一人申請者。
 
  另外,我們亦有一個策略,就是加速公屋單位的流轉,就是我們的「富戶」。我們鼓勵富戶,當他們已經有一定的資產,我們第一會將他的租金加大一些,接近一個市值租金,另外希望吸引他可以讓出他的公屋單位,然後買資助出售房屋。他搬出去離開公屋單位的時候,他的綠表資格仍然可以保留四年。
 
  在促進科技方面,和發展局一樣,大家都很有興趣去「提速、提效」,引進更多科技的發展。在這段時間,我們都和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即NAMI,去合作,我們研究好幾樣東西。大家可能聽過一個叫「智易扣」,就是一個扣件令「組裝合成法」的兩個組件更快地可以扣起來,加速這些公營房屋的興建,名為MiC 2.0。在MiC 2.0下,我們還有一些「機電合成法」,利用BIM這些數碼設計的模擬技術去增效,令我們的設計更具效益。
 
  引進機械人到我們的地盤。過去一年可能大家看到,我們一些機械人比賽、油漆機械人比賽,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我看到發展局那邊亦有示範,譬如燒焊機械人等,希望幫助我們的項目「提速、提效」。
 
  屋邨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題目,因為隨着我們的屋邨老化,我現在已經有八十三萬多的住戶在屋邨要照顧,另外還有很多新落成的出租公屋,所以將來屋邨管理很重要。我們引進了很多科技去幫助我們管理做得更加好,包括清潔保安的機械人「小清」和「小保」。我們會加大它們的應用。另外會利用一些人工智能的分析圖像,幫我們去看高空擲物的情況如何管理得更好,還有一些物聯網的感應器和行動裝置,讓我們前線人員放置在手機,以往可能看見那裏有問題要寫下,但其實拍一張照片馬上用手機發送到寫字樓,已經能夠將紀錄清清楚楚地把時間、位置都可以清楚顯示。
 
  「共築創業家」——我今天選戴的耳環是購自「共築創業家」,我的新聞秘書的耳環也是。這些創業家真是十分值得支持。我們過去提出「共築創業家」計劃是要讓年青創業家有一個機會。我們給他們七個月免租,讓他們試試創業。他們可能做一些小首飾,或者賣一些臨期食品或健康食品等,1.0計劃很成功。我們於是擴展到2.0。在2.0下,我們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鋪位用累進式的租金,三年租約,第一年四分一租金;第二年是一半租金;第三年是四分三租金;然後期待他們在第四年用市值租金成為我的租客。2.0 我們還推展去一些私人機構,好感謝,大家從螢幕上看見有16個私人機構支持我們。我們房委會拿出了十個鋪位。這16個機構很支持我們,再加多50多個鋪位,鋪位或者有些在商場內的pop-up store。大家右手邊的圖是一些紙手工,這是私人發展商免租借出予年青人試業。然後等他們慢慢成長時收取部分租金,成效很好,亦很開心有些年青人售賣類似一些遊戲卡,在第一個月已經有六位數字的生意,所以這是很值得去推廣的。
 
  二○二五年的施政報告,我們同樣有很多策略。今次的主調就是豐富置業階梯,鼓勵上進上流。在房屋供應方面,我們的成績是相當之好。在接下來的五年,如果加上「簡約公屋」,我們有189 000個單位,比起這屆政府上任的時候大幅增加了八成。平均每年建屋量超過30 000個單位,產出量可以說是近20年的新高。(公屋)輪候時間我們一步步向二○二六/二七年4.5年的目標邁進。「簡約公屋」剛才有提及過,已經有些落成了。未來今年還有5 000個單位,今年都(共)有接近10 000個,下年再有(約)20 000個,是很接近我們(興建「簡約公屋」)(約)30 000個目標。二○二七年時尚有200個單位左右就可以全部完成了。
 
  鼓勵市民上進上流,豐富我們的置業階梯,令我們的置業階梯更加平穩健康。我們的策略包括將綠白表的比例,鼓勵住在公屋的租戶變成業主,於是就將四比六的比例變成五比五。下一期的「白居二」,我們會再增加1 000個配額。記得我們上一次《施政報告》已經增加(配額)到6 000(個),加上1 000(個),即是說有7 000個配額。在這1 000個增加的配額,我們會有一半都是給40歲以下的青年和一人的申請。

  另外,(房屋局)同事很好,發現我們每次(發)出「白居二」批准信的時候,可能同期間就有居屋推出。有些朋友買了居屋,就放棄「白居二」。所以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批准信是用不到的,大概有15%至20%。於是同事就說,不如我們(發)出批准信的時候就加大,加多15%至20%,令配額可以再用得好一點。聽得到很多居民都想置業,但就希望有多些大單位,尤其是住公屋的朋友都想改善生活。於是我們望向未來,資助出售房屋一些大一點的單位,即是兩房或以上、(面積)三、四百呎那些(單位),我們會盡量加大比例。另外就是(將單位出售)去公開市場的主要限制。現在居屋還有一個限制,就是15年才可以補價,在公開市場轉售。我們現在就將15年降至10年,希望有流轉,亦都鼓勵居民上進上流。

  今年亦都有兩個策略,就是關於准許現有資助出售單位10年以上的業主,在給予出租准許費之後,就可以租給白表申請者。大家說這些資助房屋出租計劃(以前)都有,但以前那些是租給輪候公屋的朋友,現在就是(租給)白表申請者。意思就是如果他是想抽居屋,具有抽居屋的資格,但有時未必一次過抽到,他就可以先租現有居屋來居住。我們都會訂一個名額,因為始終是一個先導計劃。我們先訂下3000個名額,看看成效如何。

  另外就是長者樓換樓(計劃),現在香港房屋協會都有一個長者樓換樓(計劃)給長者換一些小單位,我們覺得挺好的。但我們可以再優化它,不只換小單位,如果換區,我們也覺得挺好。因為年青的(市民),可能一些小家庭,他們還是要上班,都喜歡在市區(居住)。

  如果有些長者,覺得在市區搬去一些擴展市區都很方便,尤其是退休了,可能在一些擴展市區居住也是很不錯的,那麼,他可以轉區,或者可以換一個(面積)小一些的單位。例如他買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一起住,但慢慢小朋友成長了,可能結了婚,可能自己有獨立生活搬了出去,老人家覺得由市區大單位換一個小單位,自己可以「套現」,手頭上有些現金也是很好的事。所以我們正在試行這個方法,鼓勵長者可以「樓換樓」。
 
  在建造成本方面,剛才甯局長曾經提及,而大家都很關心,公營房屋未來有很大量的供應。我們都是要控制成本,令它更有效益。所以我很多謝房屋署的同事,我們會有一位副署長帶引成立一個「項目促成辦公室」(促成辦)。這個促成辦是以促成和成事為目標,副署長級和助理署長級(同事)更緊密聯繫,或者一些圖紙的審批,大家會合在一起,一次過商談,加快工作和加快工程。

  「倒逼」的觀念,就是未來十年我們需要興建多少房屋,未來五年又要興建多少,是十分清晰的,在我們的網頁也看得很清楚,我們用一個「倒逼」機制,大數是這樣,各自的工程有快有慢,慢了的,可否有些工程,快點想些辦法去補充,令到我們這個目標不會失(去),這就是「倒逼」機制的原意。

  另外就是物料審批,我們有一些標準物料庫,以往也有的,多為建築物料,現在會擴展到一些工程常用的物料和機電的物料,都可以用我們的標準物料審批的資料庫,加快審批,以及可以擴大去對標,讓更多不同地區的標準都可以變成我們常用的物料。

  「組裝合成法」這個構件,我們也會研究一下(利用)集中採購,將價錢可以控制得好一些,以及標準再控制好一些,也可以令到流程加快。
 
  善用科技(方面),第一,就是我也很欣賞同事,這個是自主研發的AI系統,利用一個BIM系統和地基的設計有關,可以節省建築成本。如果(利用)這個系統,每一座樓可以節省一百萬。如果將來在北都有二十個項目,一百座樓,其實那裡就節省一億(元)。其實在這個樁柱的設計上,稍後大家如果有興趣,我都可以再講解多一些。
 
  有一個(項目)也是很值得向大家介紹的,很感謝我身邊的甯局長和劉常秘(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因為我們和劉常秘那邊的土拓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和屋宇署,以及房屋署,三個部門,其實研究了將來例如北都有一種獨特的岩土,名叫變質沉積岩,這個岩土的承托力,我們都用一個更科學、更專業的研究,看看這個承托力可以怎樣提升。稍後大家有興趣提問的時候,我可以再講解多一些。一些資訊的平台去做管理,以及一些機械人,我們會寫清楚什麼部分是會歡迎機械人的使用。
 
  (有關)「簡樸房」條例,期望在一個月內,我們就能夠爭取立法會通過「簡樸房」條例,正式就會在二○二六年的三月實施,這是對於處理劣質劏房很重要的一步。我們希望走一步,走完這一步,這條例生效之後,就請業主來登記、去矯正,然後就讓一些惡劣劏房這麼大的難題慢慢在香港消失。

  最後就是重建,其實我們現在已經做了很多重建項目,我想記者朋友都很熟悉。十一個重建項目,包括很大型的彩虹邨、華富邨。很多謝同事們,每一個重建項目,彩虹邨有七千多戶,華富邨九千多戶。照顧這麼多(住)戶去搬(遷),也要(興)建一些新樓(宇)作為接收屋邨,是很多很多的工作。但是我們都不停步,去年我們說會(研究)馬頭圍邨和西環邨(的重建),今年我們會正式公布馬頭圍邨和西環邨的重建計劃。而今年我們亦都揀選了一個可以說是我們現在手上最老的一個屋邨,就是模範邨。模範邨有部分(樓宇)是71歲了,事實上真是很多修修補補,越來越困難,成本也越來越重,所以我們都要面對這些老舊屋邨的重建,我們都會研究模範邨的重建。

  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我們繼續努力,豐富置業階梯,鼓勵社會上進上流。多謝。
 
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19分
即日新聞  

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左三)、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右三)、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左一)、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左二)、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李佩詩(右二)和房屋局副秘書長章景星(右一)今日(九月十九日)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九月十九日)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闡述房屋局的相關措施。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