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教育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人才、勞工、青年及社區關愛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九月十九日)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人才、勞工、青年及社區關愛措施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各位市民、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
 
  以下我會重點介紹今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教育政策施政的主要措施。
 
  隨着國家教育高速發展,香港教育將迎來黃金時期,我們要抓緊機遇,發揮優勢,裝備年青一代迎接未來,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五間百強大學的城市,我們有四所大學位列全球最國際化大學前十名,另外有六個學科打入全球十大。這結果肯定了香港教育的質素與實力,亦突顯「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特區政府將會積極推進國際教育樞紐建設,新措施包括成立留學香港專班,與相關政策部門及機構加強聯動,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傳計劃,制定宣傳策略,組織高校併船出海,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海內外一流教研人才和學生來港升學和進行科研;推出高增值「遊學香港」活動,吸引非本地高中生來港體驗,增加對香港高等教育的認知與認同;另外,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亦會撥款4, 000萬元資助八所資助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宣傳。
 
  同時,有見非本地生申請人數持續上升,本地院校循序漸進以超額形式吸納非本地生自費入讀,我們將調整非本地生學額上限,由目前百分之四十增至百分之五十;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一百二十,支持專上院校擴大規模,提升質素,強化國際化與多元化的校園環境,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我想特別向本地家長和同學強調,非本地生學額調整絕對不會影響本地同學的升學機會。現時每年15 000個本地生資助學額維持不變,本地同學入讀資助課程學額不會減少。各大學會以謹慎負責的態度,在配套條件許可及確保教育質素情況下,以超額形式取錄非本地學生,並收取至少足以收回所有額外直接成本的學費,確保公帑運用得宜。
 
  在發展北都大學城方面,大學城為專上教育界別提供額外土地,創造空間,讓香港院校拓展學術及研究的國際化和多元化發展。配合政府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和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籌建組),教育局將積極參與籌建組的工作,加快發展北都大學城。
 
  宿舍配套方面,為應對非本地學生人數上升,除了宿舍發展基金資助大學增建宿位外,我們會結合市場力量,加快學生宿舍供應,措施包括擴展「城中學舍計劃」的利便措施,涵蓋拆卸原有商廈後重建的全新學生宿舍,又在今年內預留全新商業或其他土地興建新宿舍。
 
  在基礎教育方面,政府支持國際學校體系的蓬勃發展,滿足非本地家庭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以吸引和挽留非本地人才。
 
  另外,政府亦會支持中小學教育參與國際教育樞紐建設。現階段,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學生人數,錄取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獲得全球院校的廣泛認可,我們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向海內外推介,進一步提升文憑試在國際上的認受性,為考生開拓更多升學選擇。
 
  因應AI(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數字教育,包括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推進中小學數字教育相關支援措施;在二○二六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包括優化中小學銜接的資訊和創新科技教育課程、訂定人工智能素養學習架構、將AI教育納入核心課程,同時加強教師AI培訓、引入企業資源等。我們亦會啓動檢視和優化高中數理科目的課程設置,培育更多修讀科學及數學的學生,為創科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們將由二○二五/二六學年起,把「心繫家國」系列活動恆常化和普及化,加強跨校、跨界別的協作,在認知、情感、實踐三個層面,幫助同學厚植家國情懷。同時優化高中中史和歷史課程框架,在內地交流及考察活動提供「紅色資源」行程。
 
  隨着社會日益複雜,同學成長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我們非常重視同學的身心健康,具體措施包括恆常化在中學實施三層應急機制,並擴展至小學四至六年級試行。同時會繼續在校園大力推廣《4Rs精神健康約章》,以及推展家長教育。通過跨部門及跨界別的合作,為學校提供更多服務、活動及課程,提升同學的抗逆力。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政府致力提升教師的專業質素,加強教師的專業操守,因應社會對教師專業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們會檢視教師終身註冊制度,與時並進,維護教師專業,通過修訂《教育條例》下教師註冊機制,引入執業證書要求,確保所有於香港學校任教的教師均為適合及適當人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才培育的關鍵,我們將持續優化教育,培養青年成為德才兼備、有承擔、有視野、愛國愛家的終身學習者,推動香港教育更高質量發展。多謝!
 
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45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二)今日(九月十九日)聯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左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左一)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右一)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人才、勞工、青年及社區關愛措施。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九月十九日)聯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舉行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人才、勞工、青年及社區關愛措施。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