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推動金融和經濟發展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今日(九月十八日)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推動金融和經濟發展措施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各位市民、各位傳媒朋友:
 
  大家好。行政長官昨日宣布《施政報告》,在我向各位具體介紹當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負責的重點政策措施前,我想圍繞四大範疇先向各位展示一些關鍵市場數據,讓大家可以較為掌握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基礎。
 
  首先是由內地實體經濟所帶動的投資需求。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衝破10,000億元人民幣,企業「出海」步伐加快。而今年首八個月,南向交易佔香港股票市場成交百分之二十四點五,超越以往年度水平,淨資金流入超過9,700億港元,反映金融投資需求同樣熱烈。第二,今年以來全球對黃金包括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等投資工具的需求強勁,單看今年第二季,全球黃金總需求按價值計同比上升百分之四十五,達到1,320億美元。這正是環球市場對黃金作為重要避險資產的需求所帶來的東風,亦是明顯的趨勢。第三,去年香港管理的資產總值按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三至35.1萬億港元,淨資金流入超過7,000億港元,急升了百分之八十一。同一時間,亞洲地區健康保障缺口龐大,巿場估計為2,580億美元。對健康及自然災害等風險的保障需求對保險業來說是一大機遇。第四,在金融科技方面,我們會用好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規模擴大的潛力。市場估計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規模有機會由今年的0.6萬億美元,大幅增長到二○三三年時超過18萬億美元。
 
  說了一大堆數字,其實正正是說明我們今次在《施政報告》內的金融發展措施均有理有據,是因應全球大形勢和需求,結合本港的優勢所制定。
 
  剛才提到內地企業「出海」步伐加快,作為全球排名第三的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有非常穩固的金融體系、國際級的專業人才,可以成為內地企業「出海」過程中最可靠的「加油港灣」。我們會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財資中心,於明年上半年完成研究優化稅務寬減措施,亦會推動銀行業尤其是內地銀行在港設立區域總部。我們亦會積極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即AIIB在港設立辦事處,以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同時吸引更多東南亞發行人在港第二上市,及鼓勵更多資產公司在其市場發行產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場,令巿場覆蓋面更廣更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碳市場Core Climate亦會與大灣區試點碳市場研究試驗跨境交易結算。財庫局亦正與深圳和前海分別就推動數字金融發展和支持深港兩地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探索進一步合作。
 
  內地金融投資需求同樣熾熱,在全球形勢東升西降下,香港資本巿場對國際資金而言同樣充滿吸引力。我們會把握這個良好勢頭,着力進一步發展股票、債券及貨幣市場。重點措施包括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等。我們亦將繼續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股票通」南向交易。債券市場方面,CMU OmniClear將與港交所合作,研究讓投資者在單一平台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債券等不同資產,並推動使用離岸中國國債作為不同清算所的抵押品。證監會(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亦正研究由市場建立和營運債券電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貨幣市場方面,政府將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並將研究在合適場景下以人民幣支付政府開支。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將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向企業提供年期較長的人民幣融資。凡此種種都是為了令我們的金融產品更多元化、更貼合巿場需要,讓本港資本巿場更具吸引力。
 
  乘着環球市場將黃金視為重要避險資產這發展,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金融新增長點。為此,我們會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而且要做更周全的布局。我們會在倉儲及精煉以外,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為國際標準黃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務。我們會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為未來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做好預備。我們亦會支持業界成立黃金行業協會,建立與政府和監管機構的交流平台。同時,我們會豐富黃金投資工具,協助發行人發行黃金基金,支持開發新產品,如代幣化黃金投資產品等。推動大宗商品交易方面,過去一年發展迅速,至今已有八個倫敦金屬交易所認可的交割倉庫在港營運,我們會支持業界設立更多認可倉庫,並深化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及內地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的聯通發展。
 
  目前,香港已是亞洲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並預料可在未來幾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為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我們接納市場意見,將會優化廣受歡迎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房地產(包括住宅及非住宅物業)總計的算入額會由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當中住宅物業的算入額維持在舊有的1,000萬元。同時,住宅物業的成交價門檻會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我們亦會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並爭取於二○二六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在財富管理這方面,過去兩年多來我們一直大力推動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無論是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還是剛才我提到的黃金交易巿場,各項政策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發揮積極的協同效應,都會提升高淨值人士和家族辦公室在進行資產配置時的彈性,吸引他們將資產放在香港。
 
  此外,我們會積極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納入「互聯互通」標的,並會配合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機制,特別是加強與前海和上海合作。在保險業的發展上,我們將調低對投資基建的資本要求,及對本地項目給予優惠,並推動香港專屬自保和再保險行業發展,以及促進市場推出更多跨境養老、跨境自駕和低空經濟等保險產品。
 
  最後要說的金融科技發展。我們早在二○二二年便已發表首份政策宣言,為發展數字資產早作準備。正如我們在今年發表的第二份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所提出的方向,我們正穩步落實穩定幣發行人制度,並將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制訂立法建議。金管局會繼續推進Ensemble項目,包括推動商業銀行推出代幣化存款和推動真實代幣化資產交易,例如協助政府將代幣化債券發行恆常化。證監會則正研究擴展可提供予專業投資者的數字資產產品和服務的類型。在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方面,政府會聯同內地相關監管部門和機構,研究國家參與國際碳市場的相關事宜,包括設訂自願碳信用標準和方法,以及碳減排量的登記、交易、結算等。
 
  各位,香港金融市場今年一直表現亮麗,我有信心各項政策措施將為市場發展再添動力,令本港資本巿場有更好發展。謝謝大家。



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