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出席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76周年國慶酒會致辭(只有中文)(附圖)
************************************
尊敬的祁斌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林建東副署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李永勝副特派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孫煜總裁(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會長、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出席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舉辦的76周年國慶酒會。在此,我首先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也期待跟在座各位銀行界朋友們一起,共同為國家的金融強國建設和香港金融業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香港的中資銀行是香港銀行體系的重要參與者,是堅定支持香港金融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在港38家中資銀行的資産總規模,在今年六月底,突破了11萬億港元,較十年前翻了一倍。無論是總資産、存款還是貸款,中資銀行在香港銀行業所佔市場份額均達到四成。
事實上,不管內外經濟環境如何變化,中資銀行始終積極支持香港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為在港企業持續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市民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過去幾年,香港銀行業的貸款整體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但中資銀行貸出的款額卻逆勢而上,二○二五年上半年比二○二四年底就增加了1,800億元,增長4%,充分體現出中資銀行與香港攜手並肩、風雨同舟的擔當。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正加速演進,國家正全速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中國式現代化開啓了波瀾壯闊的新篇章。在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的國家發展戰略下,越來越多內地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積極在全球布局供應鏈、產業鏈,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和地區。香港是內地企業出海的首選國際化平台,它們需要金融,貿易融資、供應鏈和物流管理,以及其他專業服務,中資銀行在裏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樑與支撐作用,助力他們在香港建立境外業務總部,開拓全球市場。
此外,地緣政經格局的變化,讓全球南方的國家和地區感到更需要分散風險,希望使用本幣或人民幣作為交易和儲備貨幣。中資銀行多年來深耕東南亞、中東、中亞等市場,而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也不斷在提升人民幣流動性、優化金融基建、豐富人民幣投資與風險管理産品等三方面努力。這些發展都有利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在這過程中,中資銀行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也可以取得開拓更廣闊的業務發展。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行政長官今天發表了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前瞻性的政策與舉措,將為香港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金融,正是這一切發展的血液。我期待中資銀行把握機遇、乘勢而上,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起,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最後,再次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在座各位生意興隆、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
完
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00分
香港時間20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