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出席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者大會致辭(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九月十七日)出席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者大會的致辭:

劉成董事長(中信建投證券董事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論壇,與各位行業領袖和投資專家共同探討在科技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香港金融市場的新發展與新機遇。

  當前,全球經濟正經歷一場由數字技術驅動的深度轉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顛覆性創新,正在重塑產業格局和價值創造模式。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都正在全力探索如何更深入運用人工智能,提升效能、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它已成為不同經濟體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在這一歷史性進程中,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創新活力。我們不僅積極參與科技變革,更致力於推動它的高效商業轉化和產業群聚。可以說,今天的香港,正通過科技與金融的深度結合,展現出更豐富的經濟內涵、更強大的發展動能。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維度扼要做些說明。

  第一,香港金融市場活力強勁,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

  今年以來,香港金融市場的集資能力和流動性水平保持全球領先,多項關鍵指標表現亮眼。相信在剛才的討論中,大家已聽到了不少數據,我只想扼要提三個字:

  一是「潮」。今年前八個月,香港新股集資總額約1,350億港元,同比增長近六倍,排名全球第一,其中新經濟公司的集資額佔當中超過七成。目前還有約220家公司正在排隊上市,其中近一半屬於科技企業,你說「潮」不「潮」。

  二是「深」。除新股外,上市企業再融資活動也非常活躍。今年至八月底,它們的再融資額約3,600億港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規模是同期新股集資額的兩倍以上。這說明香港市場不僅是對新股很熱烈,對企業上市後的再融資也同樣捧場。

  三是「甜」。港股繼去年上升18%,今年以來累計上升30%。日均成交額約2,500億元,同比增長1.3倍。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自去年九月以來這一波港股上漲的資金,香港和內地資金與國際資金各佔比約一半。

  這些數據印證了香港作為全球資金配置關鍵節點的功能正在持續強化,也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信心。

  第二,市場結構深刻轉型,新經濟已成為發展的核心動力。

  事實上,科技與金融已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兩大驅動力,這一點已清晰反映在港股的結構上。

  目前,新經濟公司數目佔在港上市公司約15%,但它們佔港股總市值約28%,貢獻了30%的交投額;與五年前相比,交投額的佔比上升了八個百分點。這些都顯示新經濟板塊已成為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支撐。

  其中,生物科技領域的發展尤其活躍。自二○一八年上市制度改革以來,生物科技企業在香港融資超過2,300億港元,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恒生生物科技指數今年以來,也累計上升超過80%。

  可以說,香港股票市場的內涵正緊密對接全球價值鏈的最前沿。

  第三,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經濟,香港具備戰略優勢,並積極參與其中。

  在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科技變革中,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在科技創新、應用實踐和跨區域協作等方面佔據戰略位置。

  特區政府近年已投入超過2,500億港元推動創科發展,重點布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全力支持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科學園和數碼港等創新園區已匯聚超過4,700家創科企業,培育和支持約20家獨角獸,其中還有很多「小巨人」正在追趕成長。

  香港正在積極構建跨領域協同創新生態,通過金融與科技的深度結合,不僅提升金融服務效能,更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總的來說,香港的策略是:既保持傳統優勢,又主動擁抱創科變革;既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又聯通全球市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內涵將越來越豐富。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行政長官今天發表了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前瞻性的政策舉措,科技和金融的發展將開拓新的維度,為香港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熱烈歡迎全球投資者把握歷史機遇,共同參與香港金融市場的新發展、新階段,共享科技帶來的增長紅利,攜手共建更加繁榮的未來。

  謝謝大家!
 
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05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九月十七日)在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者大會致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九月十七日)出席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者大會。圖示陳茂波(右三)、中信建投證券董事長劉成(左三)及其他嘉賓合照。

網上廣播

財政司司長出席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者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