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出席《香港機場百年印記》展覽開幕禮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九月十六日)出席《香港機場百年印記》展覽開幕禮的致辭全文:
Vivian(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行政總裁張李佳蕙)、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日我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大部分出席的朋友,不論年紀,都在過去幾十年裏,曾經參與過機場的建設和發展。我本人也是,當時都有參與過香港國際機場的建造,見證由啟德搬來赤鱲角。各位有心的朋友今日都聚在這裏,我很開心能親身參與《香港機場百年印記》展覽。雖然展覽的場地有限,但我相信大家也花了不少心思,用很多珍貴的照片和展品去展示機場在這100年來的蛻變。
跟大家分享一點,歷史不怕多說。在一九二五年,有一名飛行員Harry Abbott(亨利亞弼)於啟德海濱創辦私人飛行學校,當年的首次升空已標誌着香港航空業的發展。在過去的100年,又有多少人會想到,當年的首次升空正正奠定基礎──香港作為一個小漁村,發展到今日的國際航空樞紐。現時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超過210個航點,每年招待超過5 310萬名旅客及處理490萬公噸貨物,已成為客、貨運「頂流」,亦是世界領先,使香港市民、社會每一位都引以為傲的國際機場,這正正是團隊和前線員工的努力。
機場在一九九八年由啟德搬到赤鱲角,地點雖變,但地位不變,反而越來越強。機場在赤鱲角發展之後,周邊有不同的交通基建運輸發展,例如青馬大橋、汀九橋,亦有「一橋連三地」的港珠澳大橋。這幾個交通設施都在機場島的核心地帶,不單可以引領香港連接至國際航點,還更好地連繫內地不同城市,真正讓我們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因應今日整個香港國際機場的發展,在此我特別要感謝幾個單位,第一一定是香港機場管理局,有很卓越和前瞻性的管理;另外就是航空公司,你們精益求精去提升服務,做到以人為本,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亦有很多不同的貨運和物流公司,前線和後勤都是默默耕耘。當然亦不少得政府的民航處,一直在安全方面扮演把關的角色,以安全為本,守住我們的標準和嚴格要求。相信大家都看到整個機場發展,由社會不同單位各司其職,一直為了航空事業能夠展翅騰飛,出一分力。
剛才Vivian都提到,去年年底三跑道系統開通,將我們機場的運力大大提升超過五成。我亦很開心在昨日看到機管局安排傳媒簡介會,介紹大家都熱切期待的設施——擴建後的T2客運大樓。它的旅遊車候車大堂亦將在下星期啟用,是率先開通的客運設施,作為T2擴建之後的「第一炮」,亦標誌着T2客運大樓的其他設施在明年第二季初可以啟用。我相信市民很快可以在香港國際機場享受到嶄新的出行體驗,享用餐飲和使用交通配套,然後乘搭飛機離開。
以往在啟德機場的年代,當年大家都覺得搭飛機是一件大事,會盛裝打扮去接機和送機,亦會上啟德客運大樓的天台目睹飛機升降。我很小的時候,曾牽着媽媽的手親身去感受那裏飛機升降的聲浪。今日環境不同了,時代轉變了,現在我們很多朋友都會說一句口頭禪――「又飛啦」,即每兩、三個月就會來香港國際機場,所以很希望我們的機場會超越傳統的交通樞紐。隨着SKYTOPIA的發展,我希望市民或旅客不單來機場乘搭飛機,更可以欣賞藝術、逛鮮活食品市集吃海鮮美食、觀看演唱會、坐遊艇出海,多姿多彩,真正能夠體驗香港多元化、國際化的航空樞紐。
在特區政府,Kevin(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和我的團隊及民航處會繼續與香港機場管理局一起努力,擴展航空網路。最近我們聽到很多喜訊,在此先賣個關子,我們會和航空公司緊密聯絡,希望盡快加大機場的運力,可以旁及一些新興市場,開拓航線和航點,包括「一帶一路」、歐美的傳統路線,或者一些南亞、南美的地方。另一方面,機場貨運一直領先,我們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會特別發展多式聯運去連接和服務大灣區,將它們的貨和市場連接到香港國際機場,做得更加盡善盡美,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過去的100年得來不易,今日我們這一代人要更加利用好現時的優勢和條件,打好根基,為未來100年的發展一起去努力,提供一個更加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香港國際機場在整個世界版圖上發光發亮,真正擦亮我們的金字招牌,多謝大家。
完
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5時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