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三題:改善政府及公營機構的採購程序
********************
  以下是今日(九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尚海龍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答覆:

問題:

  據報近日有政府部門被發現在執行採購程序上有嚴重疏漏和不足。有意見認為,事件反映政府未能在執行層面上嚴謹監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如何加強監督政府部門的採購過程,以確保其嚴格遵守採購指引;會否引入更頻密的第三方審查或數字化監察系統,以即時識別及糾正採購程序中的異常情況;

(二)在檢討現行採購程序時,會否考慮在合約管理、供應商表現評核、價格與質量平衡機制等方面作出優化,引入更具彈性及競爭性的採購模式(例如電子投標或動態報價系統),並加強採購資料的透明度(例如定期向本會提交政府部門的採購合約摘要及供應商評分,讓本會能更有效地監察採購程序);及

(三)會否為公營機構(例如醫院管理局及香港房屋委員會等)制訂更清晰的採購操作指引,並提供定期培訓及技術支援,以減少因執行細節失誤而導致的採購問題?

答覆:

主席:

  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門(下稱部門)採購的貨品和服務繁多,由通用和專業物品(如藥物和檢測儀器),以至服務合約(如管理安老院舍和清潔街道)。有見近日社會對政府個別採購項目的關注,尚海龍議員的提問正好讓我向大家闡述政府的採購制度:

(一)及(二)政府的採購政策是透過公平、公開及具競爭性的採購程序,取得物有所值的貨品和服務;同時透過《物料供應及採購規例》及相關通告,為採購工作訂立框架,並為採購流程提供詳細指引。

  實際上,並非所有政府採購均由政府物流服務署(物流署)負責。一般而言,物流署會為部門供應所需的通用物品和採購價值超過一千萬元的貨品,而部門則自行負責採購服務和價值較低的貨品。政府人員在採購時,必須嚴格遵循《物料供應及採購規例》及相關通告。部門的管制人員亦有責任提醒轄下人員遵守相關規例,並監察循規情況。

  在現行的採購制度下,各方的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均清晰明確,亦設有監察與制衡為採購過程把關。就採購貨品和服務而言,部門根據其運作需要訂定採購要求,投標書評審委員會在評審標書和推薦中標者後,將提交予由部門首長級人員領導的投標委員會進一步審核。視乎合約價值,較大額的採購則需交予物流署投標委員會或中央投標委員會審議,以確保採購合規。

  此外,我們另有措施監察部門的採購工作。現時,部門須每兩年進行一次「自行評估」,以提高人員遵守採購規定的意識及加強自我監察。物流署亦設有專隊,不時到訪部門抽查採購紀錄,作第三方審查。過去三年,物流署每年平均查核超過100個採購項目,當中亦有就個別項目建議改善措施。

  持續提升採購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執行能力對完善採購工作至關重要,因此物流署定期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過去三年,物流署共舉辦超過20場培訓活動,參加人次超過1 600。

  我們在數字化方面亦不遺餘力,政府的電子化投標系統於二○○九年啓用,逐步讓供應商可以上網查閱招標公告、下載招標文件、遞交標書、以及查閱已批出的合約公告等。我們會與時並進,積極研究在採購工作或監察流程引入科技,以進一步提升採購效率。

  在表現評核及合約管理方面,部門在評審標書時會考慮投標者的往績。現時標準合約條款已訂明政府有權取消曾經嚴重或持續違約的投標者投標資格。批出合約後,部門須定期評估承辦商的表現,若表現欠佳,必須按合約條款採取行動,例如發出警告、停止付款、扣減按金,甚至終止合約等。

  政府一直保持採購資訊的高透明度,公眾可在網上查閱政府招標公告、已批出的合約資料和主要採購預覽,以及標準合約條款等。

  專責小組(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已於八月下旬召開第一次會議,我們會聚焦在盡職調查、招標準則、合約管理和質量保證等方面提出優化建議。

(三)就尚議員有關公營機構的提問,公營機構可按其需要制訂自身的採購機制。醫院管理局和香港房屋委員會已分別制定採購規例或指引供其員工遵從,亦有定期為相關人員舉辦培訓課程。政府會不時與公營機構分享良好作業做法,以確保公共資源得到善用。

  多謝主席。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0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