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處理廢汽車輪胎
**************
問題:
有意見認為本港大量廢汽車輪胎被棄置在堆填區內是浪費資源,而將該等輪胎轉化為橡膠粉,並添加到傳統瀝青作鋪路物料(橡膠瀝青),既能處理廢輪胎和提升環保效益,亦可降低工務工程成本。此外,時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在去年八月十七日的網誌中表示,路政署就應用橡膠瀝青鋪路的研究取得理想結果,並正研究更廣泛地應用該物料於道路維修工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去年至今棄置於堆填區的廢汽車輪胎數量為何;
(二)過去三年,每年全港道路工程的瀝青物料的總耗用量,以及回收再造以作橡膠瀝青用途的廢輪胎數量為何;當局有否計劃全面採用橡膠瀝青鋪路,以及有否評估應用該物料鋪路的潛在減廢效益(包括全面採用該物料鋪路後每年可增加處理的廢輪胎數量)為何;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根據路政署網頁資料,政府於今年四月起全面使用一種名為「高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的低噪音鋪路物料作鋪路用途,但該署亦表示現正實地測試橡膠瀝青以為日後應用該物料鋪路訂立準則,當局在決定選用何種鋪路物料時的主要考慮因素為何(例如是否包括技術和成本上的差異)?
答覆:
主席:
就林素蔚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經諮詢環境及生態局、環境保護署及路政署後,現回覆如下:
(一)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棄置於堆填區的車輛輪胎廢物總量表列如下:
年份 (註一) |
棄置於堆填區的車輛輪胎廢物總量 (公噸)(註二) |
2021 | 19 900 |
2022 | 16 200 |
2023 | 14 300 |
註二︰包括少量不能分類的其他輪胎
(二)及(三)橡膠瀝青是一種以廢舊輪胎製成的橡膠顆粒替代部分石油瀝青的鋪路物料。早前,路政署與學界共同研究及確立了將廢棄車胎橡膠粉加入傳統瀝青物料中的技術可行性。這項技術不僅為廢棄輪胎提供了回收再造的途徑,減少堆填區負擔,同時也可減少耗用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在上述研究的實地試驗結束後,路政署已於二○二四年將橡膠瀝青鋪路物料納入道路維修合約內,作為道路維修時可選用的物料之一,並會因應路段實際需要和成本效益配合使用。
除使用傳統瀝青和橡膠瀝青作鋪路物料外,路政署亦持續研發及引入更耐用的瀝青物料,並自二○二五年四月一日起全面應用高改性瀝青物料於合適路段作鋪路之用,以進一步提升本港整體路面質素。
路政署在決定選用何種鋪路物料時,會根據相關道路的需要及鋪路物料的成本效益等因素,從傳統瀝青物料、橡膠瀝青物料,以及高改性瀝青物料當中,選用合適的鋪路物料。一般而言,傳統瀝青和橡膠瀝青應用於非繁忙的市區及郊區道路,而高改性瀝青物料會用於交通流量高的行車路段中。舉例來說,在高改性瀝青物料中,能有效減少輪胎路面噪音的「6毫米高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特別適用於鄰近民居的市區道路路面,而透水性高的「高改性瀝青多孔摩擦層」則多適用高速公路路面。
另一方面,鋪路物料的成本效益亦是選用何種鋪路物料時的重要準則。就傳統瀝青物料及橡膠瀝青物料而言,按路政署估算,由於以橡膠瀝青物料鋪路的整體工程成本(包括建造及維修保養)比以傳統瀝青物料鋪路顯著地高,而其耐用性亦不及高改性瀝青物料。因此,考慮到其成本效益,路政署現時會在部分非繁忙的市區及郊區道路的工程中使用橡膠瀝青物料鋪路。另外,就高改性瀝青物料而言,根據路政署估算,雖然使用高改性瀝青物料的整體工程成本略高於傳統瀝青物料,高改性瀝青物料具有更優異的耐用性,能夠減低路面維修的頻率及重鋪路面工程對公眾造成的不便,從而減少社會成本。隨着路政署全面應用高改性瀝青物料於合適路段作鋪路之用,其成本亦預計將逐步下降。
過去三年,在全港工務部門所進行的道路工程下,每年耗用的瀝青物料總量平均約為33萬公噸,其中橡膠瀝青物料總量平均約為5 000公噸,當中包含約25公噸廢汽車輪胎橡膠粉。
路政署會繼續密切留意關於路面物料的最新研究、開發及實踐經驗,並適時檢視不同瀝青物料的應用計劃(包括橡膠瀝青物料),以在提升路面質素的同時,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效益。
完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0分
香港時間12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