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人口政策規劃和資源分配
*****************
問題: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布的二○二五年年中人口數字,香港受惠於各項吸引人才措施,整體人口呈輕微增長。另一方面,社會亦關注外來人口融入社會,以及有關的社會資源分配問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及本年至今,每年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中以受養人身分來港的人數為何;當局有否推算未來數年因該等計劃而可能增加的人口數目;
(二)據悉近年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外來人口達數以十萬,當局有何措施協調教育、醫療、住屋以至就業等方面的政策及配套安排,以滿足本地及外來人口的需要;會否加強對輸入人才的追蹤調研和分析,以優化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成效;及
(三)在制訂新一輪輸入人才政策的指標時,政府會否同時考慮相關人才入境計劃對人口結構的整體影響,並從高層次及宏觀角度制訂政策規劃和分配公共資源;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統計處(統計處)每五年定期編製最新人口推算,以掌握推算期內香港人口的變化趨勢,從而為政府在各方面的政策及資源分配上的規劃提供基礎。
為應對人口高齡化帶來的人力需求挑戰,政府於二○二二年年底推出一系列措施積極招攬世界人才。過去數年,外來人才陸續抵港,部份更攜同家眷來港落戶,抵銷了人口自然減少的影響,有效緩解本地生育率長期偏低及人口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二○二五年年中的人口較二○二二年年中增加超過十八萬人。此外,這些生力軍亦扭轉了本地勞動人口在疫情期間的跌勢,當中大部分更處於職涯上的黃金年齡,有助進一步豐富本地人才庫,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昨日發布的《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位列亞洲第一,全球排名由去年的第九位躍升至第四位,歷來最高,足證本屆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搶人才」措施方向正確,成效顯著。
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教育局、醫務衞生局、房屋局、統計處和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後,現答覆如下:
(一)截至二○二五年八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已吸引超過23萬名人才抵港,當中部分攜同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的受養子女來港。二○二三年起,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累計有近22萬名人士以受養人身分來港。按人才入境計劃的分項數目載於附件。
勞工及福利局(勞褔局)和統計處分別於二○二四年及二○二三年公布最新的人力推算和人口推算。兩項推算均已經顧及主要人才入境計劃的影響。勞褔局現正開展人力推算的中期更新工作,綜合評估環球及本地最新發展(包括政府最新的人力政策及措施)對二○二八年人力情況的影響,預計在二○二六年第四季公布結果。另一方面,統計處將於二○二六年進行人口普查,搜集本港人口的最新基準資料,並會於普查結果備妥後,綜合屆時可知有關生育、死亡及人口遷移的最新數據和政策因素,更新人口推算。
(二)及(三)目前人口政策措施已融入各政策局的工作,成為恆常政策的一部分。相關政策局不時檢視其負責的措施的執行情況及成效,並跨局相互協作,因應社會、人口和人力最新情況策劃及推行不同的政策措施,例如:教育局會不時檢視教育政策,切合社會需要;醫務衞生局會繼續深化醫療體系改革,包括強化基層醫療促進健康和疾病預防,致力推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並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鼓勵善用醫療保險,確保香港醫療體系行穩致遠;房屋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各類房屋的供求情況,並適時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行政長官、司長和副司長亦會按需要透過不同委員會、工作組和跨部門會議等不同形式提供高層次督導,統籌跨部門的相關工作,按本地人口及各行業人力情況的變化,持續檢視相關措施的執行情況及成效,並適時調整,以滿足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政府會因應社會發展和人力需求趨勢優化本地培訓、「搶人才」和「留人才」措施,按情況訂立相應績效指標。事實上,政府一直在獲批人才首次入境及申請續簽時收集他們在港的就業情況,而勞福局轄下的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亦與來港人才保持密切聯繫,線上線下了解和跟進他們在香港的發展及需要,並提供支援。就本屆政府嶄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而言,勞福局更會在入境處發出續期簽證時邀請申請人參與跟進調查,以了解獲批續簽的高才在住屋、受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情況。首批跟進調查結果及續簽情況上月已公布。勞福局會繼續經不同途徑了解來港人才在港落戶的情況,作為持續優化輸入人才政策及支援服務的參考。
多謝主席。
完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11分
香港時間14時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