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保安局局長在「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發表主題演講(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九月五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的主題演講全文:

尊敬的魏曉軍局長(國家禁毒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梁瑞國副廳長(廣東省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梁文昌局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警察總局局長)、陳世輝局長(新加坡中央肅毒局局長)、李國棟醫生(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各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新加坡的代表、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晨!

  今日我非常榮幸能夠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的開幕儀式,與大家分享一些看法。今天在現場有我們三地的執法部門、專家學者、民間組織代表,以及新加坡的朋友,開展一場跨地域、跨界別的抗毒交流會。

  今年是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成立60周年;同時,距離「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寫入國家文件亦已經有十年了。在這個那麼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可謂正當其時。因為面對不斷變化的禁毒形勢,我們既需要傳承堅守,更需要創新協作。

  藉着今日的機會,我都想和大家回顧一下香港禁毒工作,以及大灣區合作的情況。隨後我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面向未來的思考,與大家一起探討無毒大灣區的建設。
 
回顧過去(香港禁毒成果)

  首先,要介紹香港的禁毒策略,一定離不開回顧我們的禁毒的好拍檔——禁毒常務委員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曾經深受毒品困擾,是世界上吸毒人數偏高的地方。於是當時政府在一九六五年成立了禁毒常務委員會,匯聚相關政府部門與社會團體,一起打擊毒品。

  禁常會作為香港政府的禁毒諮詢組織,多年來在打擊毒品方面與政府並肩作戰,為我們出謀獻策:當年海洛英為患社會,我們積極推動「美沙酮自願門診治療計劃」,大力提倡社區教育,最終成功控制海洛英毒禍;千禧之際,氯胺酮日益猖獗,我們推出多項防範措施,至今仍然適用;最近幾年,大麻二酚風險浮現,政府立法規管並推出大量宣傳,向市民解惑釋疑。現時,新興毒品依托咪酯肆虐橫行,政府在今年將依托咪酯及它的類似物列為毒品,向市民發出清晰信息、增強阻嚇作用!

  禁毒不單是一場執法戰役,更是一場爭奪人心、守護未來的社會工程。所以我們藉着禁毒常務委員會成立60周年,舉辦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包括今日這個禁毒高峰會,去增強社會「向毒品說不」的力量與決心。

  為了幫助誤入歧途的吸毒者重回正軌,過去四年,禁毒基金撥款超過四億四千萬港元,支持了150個項目,去幫助吸毒者重新融入社會,走向健康人生。
 
  而在國家支持下,禁毒處、警方與海關等一直以中國代表團成員的身分,參與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的會議,了解有關毒品問題的最新國際形勢。去年,我們更加首次有香港青年代表,代表我們國家參加由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舉辦的青年論壇,與世界各地青少年交流預防吸毒的心得。

  60年抗毒之路,我們一步一腳印地逐步建立了一張從立法執法、預防教育、康復服務到國際合作的「全方位抗毒防護網」。過去十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由二○一五年的8 700多人下降至二○二四年的約5 000人,跌幅超過四成。而自一九七七年有紀錄以來,跌幅更顯著高達七成。

回顧過去(大灣區合作成果)

  這些成果的背後,除了依靠香港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更是有賴我們三地執法部門緊密合作的結晶。在全球化的今日,禁毒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能靠單打獨鬥去應對,我們必須聯合各方力量,形成「區域聯防、多方共治」的機制,才能築牢抗毒的堅實防線。

  過去,粵港澳三地保持緊密合作,聯合偵破多宗販毒案件,並取得重大成果。單單在二○二四年,粵港澳三地分別採取不同的聯合行動,成功破獲23宗涉及毒品的案件,共檢獲超過2.2公噸毒品,拘捕近一百人。

  自二○二二年三月起,香港海關、內地海關與公安禁毒部門,展開一項代號為「雲戰──斷流」的聯合緝毒行動,重點打擊販毒集團於境外遙控內地與香港兩地物流,進行跨國走私大宗毒品的販毒活動。過去三年間,「雲戰──斷流」行動共檢獲約6.5公噸不同種類的毒品,共拘捕123人。

  這些成果充分說明,大灣區內各執法部門的合作,是打擊毒品犯罪的重要基石。

展望將來(大灣區禁毒合作的三個思考)

  禁毒事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複雜多變的毒品形勢,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展望未來,我想在此分享我對推進大灣區未來禁毒合作的三個看法:

  第一,深化執法與情報合作。面對毒販利用科技隱藏身分、掩蓋他們的罪行,我們必須以科技之矛主動出擊。例如,借助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提升情報的效率,以及口岸檢查的準確度,更可以利用無人機與機械人進行巡邏、監視與分析等工作,打造智能化的禁毒指揮新模式。

  第二,推動預防教育的創新協同。年輕人是毒販主要瞄準的對象,因此在禁毒推廣上,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我們傳播途徑方面需要改革創新,要迎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信息內容方面也必須「貼地」、「入屋」,貼近年輕人的日常用語,形成與時並進的禁毒宣傳新模式。

  第三,加強民間組織與社會力量的參與。禁毒不單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使命。我們應該積極動員大灣區內的社會力量,鼓勵企業實踐社會責任、學校推動禁毒教育、社區打造守望網絡,實現「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禁毒治理新模式。
 
結語:共建無毒健康大灣區

  各位朋友,毒品是人類的公敵。我們腳下這片大灣區土地,更見證了近代中國在抗擊毒品方面的一頁史詩:林則徐虎門銷煙與鴉片戰爭提醒我們:毒品不單影響個人健康,更會威脅國家安全與民族的未來。

  百多年前,我們中國的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驅林則徐先生寫過一副有名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覺得我們的禁毒工作好像這副對聯所寫的。因為我們粵港澳三地同飲一江水、同是一家人,應該以史為鑑、攜手合作,繼承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以開放協作的態度,匯聚大灣區禁毒的智慧;秉持「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風骨,以無畏無懼的意志,堅守大灣區禁毒陣地。

  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無愧於歷史、不負於時代,為我們的下一代,打造一個清朗無毒、安居樂業的環境——這不單是我個人的願望,我相信也是在座各位的心聲,是我們所有奮戰在抗毒戰線上的執法人員、專家學者、民間組織的共同心願!

  最後,我預祝「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圓滿成功,亦祝願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多謝大家!
 
2025年9月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35分
即日新聞  

圖片

由保安局禁毒處與禁毒常務委員會(禁常會)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今日(九月五日)在香港舉行。這場會議為香港首次以大灣區為主題主辦的禁毒高峰會議。高峰會邀得約40個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政府單位和參與禁毒工作的民間禁毒機構代表就三大重要禁毒議題分享真知灼見。新加坡亦應邀派代表出席,向與會者分享當地禁毒經驗。來自大灣區及海外共約300人參加今日的會議。圖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於高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網上廣播

保安局局長在「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發表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