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附圖)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九月一日)上午出席大埔舊墟公立學校開學禮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市民,今日是新學年的第一日,是開學日。我在此祝願全港學校開學事事順利,老師工作愉快,同學學業進步。
今日我來到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參加了學校的開學禮,並在開學禮前有機會參觀,了解同學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我很開心來到這所學校,見到同學精神奕奕,充滿信心迎接新學年。一來到學校,我便看到中樂團和鼓隊,亦看到同學準備了各種各樣在數字教育方面的學習成果與我分享。我十分開心和感謝他們令我感受到,今時今日同學的學習不再單靠老師傳授知識,更多是自己主動學習和互動,善用資訊科技和數字教育發展帶來的各種各樣有趣有效的學習方式和工具。
由本學年開始,我們將在小一和小四推行人文科和科學科。除了善用數字教育提升學習效能和興趣外,我希望學校和同學善用這兩個新學科,加強人文方面的修為和內涵,同時提升科學探究精神,尤其是小學科學科,我們強調同學在探究中學習,不依賴紙筆評估,減少同學的考試和學業上的壓力。我希望大家珍惜新學年的開始,亦期待每位同學為自己編寫精彩的故事,多謝大家。
記者:「借殼辦學」方面,現時有多少間學校已被列入教育局的「黑名單」?另外,就安博小學,現時究竟有多少個學生?見到工程尚未完成,是否不理想?會否要求該學校何時之前要完成工程?
教育局局長:就「借殼辦學」,我們得悉並取得足夠證據後便立即處理,包括取消該學校的註冊。如懷疑有違規行為,我們亦即時聯絡學校,要求解釋和提交報告,嚴肅懲處違規行為,包括停止該校的收生和辦學。目前來說,我們已處理有問題的學校,亦正密切跟進有懷疑的學校。我們亦設立了突擊巡查小隊,並將列明私立學校辦學的實務守則,以及即將推出私立學校以自願方式表列的名冊,讓大家查閱可信賴、具誠信和合法合規辦學的私立學校,我們會密切留意情況。
就安博官立小學(安博)今日開學,我知道一切順利。我們都明白暑假期間經歷了數次惡劣天氣,工程因此受到影響。事實上,很多時候學校的大型維修或建築工程均需在學校長假期進行。我知道不單是安博出現這類情況,個別學校的大型工程亦有少許部分受天氣影響。安博開學前已經專家評估,確保同學和老師的安全,因此在今日順利開學。我亦了解到,安博今年有六班,一切順利。
記者:有中學提早了半個月開學,稱多年來已有這個做法,這個做法是否合乎教育局的規矩?會否之後檢視有否其他中學有相同的情況?第二個問題是,開學前已經有兩個學童自殺,上半年亦有17宗,接下來如何確保學童避免因為壓力過大而又有自殺問題?最後,我知道學校都陸續由一年四考變一年三考,剛才有學生關注三考,可能考試內容會更難、考更多,反而變相是一種壓力,如何確保學校不會堆積(課業內容)給學生考?
教育局局長:第一,就學校提早半個月開學,每間學校的情況不同,同學能力或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支援方法也不同。有些學校因同學在高年級需要更多時間為某些學科增加學習課時,這是因應同學多元學習需要的照顧策略,同時得到辦學團體和校董會支持。有些(學校)不只為高年班,亦為初中、中一同學提供適應銜接的過渡期,學校一般都會善用暑假時間,幫助同學應付不同的學習需要。
第二,就精神健康問題,我們非常關注,並嘗試用各種各樣方法、想方設法幫助同學,讓他們在健康愉快的環境成長,包括大力與學界和社會合作推廣《4Rs精神健康約章》,提醒同學注意休息、多放鬆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同時鍛煉自己的抗逆能力。另外,在學校內,我們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提供三層支援。當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社會急劇轉變,同學和社會面對的精神健康問題越來越複雜,我們會繼續與不同專業和持份者一起努力,想方設法提升同學和老師的精神健康。
第三個問題是關於一年考三次和一年考四次。我相信就評估的安排,學校一定會與家長溝通,因應學校實際教學情況和同學情況,與校長、老師和學生溝通,為同學作最合適的安排。其實所有評估考試均希望能回饋教學,讓老師知道如何調整教學進度或速度,同時讓同學和家長了解學習情況,盡快診斷學習需要,調節教學。
記者:提早開學方面,局方會否有限制?若有學校稱根據學生需要,可能早一個月開學,(教育局)會否有最低要求,確保學校不能濫用?
教育局局長:目前我們對學校上課日數有明確要求,有下限但沒有上限。正如我之前所說,不同學校背景不同,同學有不同學習需要,最重要的是與家長、同學和老師有良好溝通,大家有共識為同學學習福祉作最好安排。我們會留意情況,亦在此感謝學校因應不同情況照顧同學學習需要。
記者:近日有不同報道均指出,取消2,500元津貼令很多家長十分吃力。局長昨日(八月三十一日)亦指出,會增加資源確保不同需要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支援,當中會否有一些免審查的補助、甚至考慮恢復2,500元津貼?剛才亦提過,開學前有很多宗青少年墮樓的案件,是否全部涉及開學的壓力?其實暑假少接觸老師或社工,是否就此錯過主動(找到)學生問題的機會?是否有需要、或會否有措施令學校在長假期會cover(涵蓋)到學生的情緒問題?
教育局局長:2,500元學生津貼方面,我們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有限。我們希望提高所有公帑資源的效能,集中資源幫助最有需要的同學。除了學校的全方位學習津貼,或照顧學習差異、對非華語和有特殊學習需要同學的津貼外,我們亦為經濟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各種經濟幫助,包括在校免費午膳和上網費津貼計劃。我們會密切留意,亦會注意同學的實際需要,同時容許學校因應實際情況對一些因家庭變故而有經濟需要的同學作出特別安排。未來我們亦會朝這方向,更加精準和有針對性地幫助有經濟需要的同學。
至於剛才提到長假期間我們可如何關心同學的精神健康,正如我之前所說,目前我們面對的社會越來越複雜,大家亦非常關心同學的精神健康問題,因此長假期除了學校安排一些愉快和有益身心的活動給同學外,我亦鼓勵不同持份者,包括家長或相關團體,整個社會總動員,一起關心年青一代的健康愉快成長。多謝。
完
2025年9月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