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年上半年學生患結核病比率有持續下降趨勢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胸肺服務今日(八月二十九日)公布二○二五年上半年學生患結核病個案的情況。雖然結核病呈報個案持續下跌,但中心提醒市民,特別是學校、學生及家長,應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結核病。

  中心在二○二五年一月至六月共接獲1 464宗(臨時數字)結核病呈報個案,比去年同期少151宗(減幅接近一成),亦維持過去數十年以來的下降趨勢。
 
  期內的呈報個案中,有21宗涉及學生,年齡介乎12歲至26歲,佔同期結核病呈報個案1.43%。與去年同期學生的結核病個案比率(1.73%)相比,二○二五年上半年的個案比率持續下降,期內亦沒有發現涉及校園的結核病群組個案。
  
  上述資料已上載至胸肺服務統計數字網頁

  衞生署公共衞生服務處主任戴麗文醫生指出:「盡早發現病例及適時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結核病防控措施。在衞生署的持續宣傳教育和市民的衞生意識加強下,香港的結核病呈報率及死亡率在過去數十年持續顯著下降。然而,結核病在本港仍然相當普遍。衞生署一直致力在學校、社區和醫療界推廣防癆意識,以期結核病個案能及早被發現及診斷,達致有效地控制傳染的源頭。」

  戴醫生表示,結核病是一種經空氣傳播的疾病,當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含有結核菌的小點便會於空氣中散播。若旁人吸入這些小點,便有可能會受到感染。但一般而言,與病人長時間接觸才是造成傳染的最重要條件。

  胸肺服務亦為個案的緊密接觸者進行篩查,並就結核病的預防及處理製作指引供學校參考。如欲了解更多資訊,可參閱有關指引專頁(www.info.gov.hk/tb_chest/tb-chi/contents/Guidelines_School.htm)。

  市民必需繼續保持對結核病的警覺性,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戒煙戒酒、並配合適當運動和休息。市民如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消瘦、發燒和午夜盜汗等徵狀,便應及早求醫。若不幸染上結核病,應加強呼吸道衞生和咳嗽禮儀,並在監督下接受治療。
 
  因應學生患結核病的比率近年一直維持在低水平,中心將調整其風險傳達策略,日後會按實際情況需要發放新聞公報,至於與學校有關的結核病的相關統計數字,中心會按一貫做法每半年上載於胸肺服務網頁。市民亦可致電2572 6024,了解更多有關結核病的資料、服務及統計數字。



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1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