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副司長出席「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開幕典禮致辭(只有中文)(附圖)
**************************************************
尊敬的王松苗秘書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劉曉明局長(廣州市文物局局長兼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梁君彥主席(立法會主席)、羅淑佩局長(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易西兵館長(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劉智鵬教授(香港地方志中心總編輯)、莫家豪教授(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歷史專責委員會主席)、彭韻僖女士(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委員)、林珍女士(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各位蒞臨現場的抗戰老戰士、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興今日出席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的開幕典禮。
今天,我們相聚一堂,共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首先,我謹代表特區政府,向所有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先烈及老戰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特區政府一直重視紀念抗戰歷史,並於去年九月三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設立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自設立以來,博物館推出一系列與抗戰相關的展覽、公眾及教育活動,讓公眾對抗戰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過去一年,博物館的參觀人次超過16萬,包括來自400多間學校近3萬名學生。適逢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博物館和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以紀念粵港兩地人民團結和奮勇抗敵的歷史,同時緬懷捨身護國的抗日英烈及遇難同胞,共建和平社會。
亙古以來,粵港兩地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抗戰期間,兩地人民並肩作戰,共同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積極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組織規模宏大的粵港秘密大營救,產生廣泛的國際影響,在華南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此外,香港不僅是海外抗戰物資的重要轉運站,更有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進行敵後活動,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
抗戰時期,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全球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中,習主席說:「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次展覽不僅展示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也展示了國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展覽透過約40件(套)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約150幀歷史照片,包括東江縱隊成員曾使用的物品,及記錄廣州和香港淪陷和抗戰先烈的照片等,讓香港市民更深刻了解這段歷史,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團結奮鬥精神,讓年輕一代銘記這段共同抗戰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及展現對歷史的尊重、對英烈的尊崇。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感悟抗戰精神,更好厚植和激發廣大市民的愛國情懷,正是特區政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目的。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及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人員對這次展覽的大力支持,並提供豐富的歷史材料和寶貴意見,使這次展覽得以順利舉辦,有力地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這個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共同推動中華文化與抗戰歷史的傳承。
最後,我祝展覽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完
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25分
香港時間19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