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副司長在粵港澳大灣區法治論壇2025致辭(只有中文)(附圖)
**********************************
尊敬的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感謝廣東省法學會與廣州市法學會邀請我參與本次粵港澳大灣區法治論壇。論壇聚焦灣區的改革和法治,展開制度型開放新探索,對推動大灣區規則銜接與制度型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立足「一國、兩制、三法域」,香港發揮普通法制度優勢,積極探索與灣區城市法治協同,服務制度型開放。以下我會圍繞論壇的主題,從四方面分享香港的實踐與思考:
第一,法律科技與區域法治建設。科技和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為制度銜接帶來新機遇。律政司積極推動法律科技應用,參與本地大學科研團隊開發的第一個大語言模型的版本「港文通」,並支持市場開發更多適用的法律人工智能工具。
其中,律政司更推動香港的一邦國際網上仲調中心,與大灣區內不同的仲調機構共同構建大灣區線上爭議解決協作平台,加強灣區居民民商互動,推動灣區法治建設。
這些探索不但提升效能,更為大灣區規則銜接提供技術支持,以科技促進三地法律體系的兼容互補,推動區域法治融通與制度型開放。
第二,金融法治創新,堅實開放基礎。法治是金融創新的基石。香港持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今年八月生效的《穩定幣條例》建立亞洲首個法律框架,涵蓋發牌、儲備管理及投資者保障機制,確保穩定幣市場穩健發展,展現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心。我們將深化金融跨境合作,支持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國際化融資平台拓展業務。
第三,香港國際一流的仲裁體系,服務制度型開放。香港是全球第二受歡迎的仲裁地,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規則同樣全球排名第二,去年受理案件數量和爭議總額再創新高。這得益於《紐約公約》的執行力和香港與內地各項的互助安排,進一步強化香港在兩地商業爭議仲裁的競爭力。
隨着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將與區內仲調機構加強合作,推動落實灣區標準,貢獻香港經驗。
第四,兩地企業重組合作機制深化規則銜接。當企業出現債務危機時,高效的重組不但維護企業價值,保護員工崗位,更提升債權人信心,優化投資環境。
二○二一年五月,香港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合作機制,容許香港清盤人就債務重組,可以在上海、廈門或深圳的法院申請認可和協助。內地破產管理人也可根據普通法尋求香港承認內地破產或重整程序。這機制提升兩地專業處理跨境重組的競爭力,並為跨法域規則銜接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大灣區法治建設需要創新思維與務實合作。香港樂於為共建世界級灣區貢獻「香港方案」。最後,預祝論壇圓滿成功,謝謝。
完
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14分
香港時間16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