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展覽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附圖)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於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辦「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展覽全面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始末、中國共產黨在抗戰的中流砥柱角色、香港在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支援,以及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東方主戰場的貢獻和意義。展覽免費入場。

  展覽共有183件抗戰文物,其中82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當中八件展品更屬國家一級文物及約60件首次在港展出。展覽並有由本地文博單位及收藏家商借的珍貴文物,輔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及歷史照片和錄像。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今次展覽的每一件文物、歷史影像、照片和文獻都是抗戰歷史的見證,還原了抗戰時期的歷史真相,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期間的中流砥柱角色,以及香港在全民族抗戰的貢獻,展示香港同胞與祖國人民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他誠摯邀請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年朋友前來參觀這個別具意義的展覽,共同緬懷這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王松苗、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楊帆、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香港賽馬會董事龔楊恩慈、「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博士、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歷史專責委員會主席莫家豪教授、以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
 
  展覽劃分為日本侵華、全民族抗戰、血脈相連、共禦外侮、香港淪陷、得道多助,以及偉大勝利七個展區,全面展現14年艱苦抗戰歷史。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將於展覽展出,包括北京大學南下示威團袖章;毛澤東著、偽裝為《文史通義》的《論持久戰》等。其他重點展品還包括畫家彭友仁繪《難民行》水墨畫,上海一二八事變後愛國人士黃炎培題字的鐵盤,刻有「鐵花何斑斑 中有戰士血」字,八路軍代表致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感謝函,和著名中國畫家徐悲鴻舉辦抗戰籌款畫展時的水彩畫《琵琶行》等。
 
  展覽亦重構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的盧溝橋和香港淪陷時期拘留營的場景,並以多媒體展示中國著名畫家葉淺予筆下的《香港受難圖》漫畫,記錄了日軍侵佔香港的暴行及香港人民所承受的苦難。另設有20多個包括錄像在內的互動節目,呈現抗戰時期與香港相關的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以及抗戰勝利的歷史原音講話。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大堂設有教育互動區,透過多媒體展示及互動裝置,例如空間歷史互動地圖,讓公眾尤其學生正確地認識抗戰歷史。
 
  香港歷史博物館亦將推出一系列免費配套活動,包括公眾講座、電影放映節目、工作坊、實地考察、外展活動、展覽導賞,及與公共圖書館合辦的延伸展覽及活動。同時,館方亦製作教育工作紙供學校下載,協助老師和學生以跨學科角度學習抗戰歷史。

  展覽由國家文物局支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展覽也得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戰略合作伙伴(香港地區)中國銀行(香港)支持,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協辦,特別鳴謝香港地方志中心及紫荊文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展覽和活動詳情,請瀏覽香港歷史博物館網頁hk.history.museum/tc/web/mh/exhibition/80awarofresistance.html
 
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2時05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開幕典禮致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出席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開幕典禮。圖示(後排左起)紫荊文化集團業務管理部副部長盧偉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博士、香港賽馬會董事龔楊恩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行政會議成員張宇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秘書長王松苗、陳國基、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楊帆、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李曙光、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歷史專責委員會主席莫家豪教授、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和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總編輯牛悅博士合照。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出席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開幕典禮。圖示陳國基(左一)參觀該展覧。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出席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開幕典禮。圖示陳國基(左七)參觀展覽時與其他嘉賓合照。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畫家彭友仁繪《難民行》水墨畫。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下方左一為屬國家一級文物的北京大學南下示威團袖章,以及下方右一為上海一二八事變後愛國人士黃炎培題字的鐵盤,刻有「鐵花何斑斑 中有戰士血」字。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展覽中重構紀念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的盧溝橋場景。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台兒莊戰役中國軍隊使用的大刀。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右下方為國家一級文物——毛澤東著、偽裝為《文史通義》的《論持久戰》。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八路軍代表致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感謝函(複製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著名中國畫家徐悲鴻於一九三八年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為抗戰籌款舉辦畫展時展出的水彩畫《琵琶行》。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香港殷商何甘棠於一九四○年一月在太平戲院的抗日慈善籌款晚會上,反串義演粵劇《六國大封相》的劇照。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展覽以多媒體展示中國著名畫家葉淺予筆下的漫畫《香港受難圖》,記錄了日軍侵佔香港的暴行及香港人民所承受的苦難。圖示其中一幅作品〈拉伕〉。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展覽中重構香港淪陷時期拘留營的場景。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左方為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棉夾克。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上方為美國黑人歌手保羅・羅伯遜用中文演唱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譜。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舉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圖示教育互動區,透過多媒體展示、互動裝置和體驗,讓公眾人士,特別是學生正確地認識抗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