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日(八月二十四日)出席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首項賽事群眾比賽保齡球項目決賽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各位記者朋友,十五運會香港賽區第一項賽事——群眾比賽保齡球項目決賽今日順利圓滿完成。一連三日的賽事共有超過160位來自內地各省市、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的運動員,共有27支隊伍的運動員參加,他們在六個項目,包括男、女子個人賽、雙人賽和五人隊際賽,剛才亦完成了頒獎禮。
我要特別感謝為今次賽事提供指導和寶貴意見的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保齡球協會、協辦賽事的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以及多個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同事,以及我們一共有約500位義工朋友,協助我們辦好這次的賽事。
今次我們在啟德體育園這個場地舉行,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歷來首個保齡球比賽,不論技術官員和球員,均對場地設施、賽事組織流程、以及住宿接待安排等,有很好的評價。
距離全運會開幕還有77天,香港賽區的競賽項目會於十月底陸續展開,首批賽事四個競賽項目的門票將於八月二十八日開始發售,這四個項目包括沙灘排球、男子手球、男子22歲以下組別籃球和七人制橄欖球。
早前如果已在我們官方網上票務平台註冊的朋友,可以準時於八月二十八日早上十時開始登入網上購票平台進行實名制購票。粵、港、澳三地共同採用一個平台、三地購票的做法。購買不同賽區門票時,須使用相關賽區認可的有效入境身份證明文件。香港市民購買香港和澳門賽區門票須使用香港身份證;購買廣東賽區項目門票則須使用回鄉證。
大家登入官方網上票務平台後,可以瀏覽票務資訊,揀選你心水賽事,然後按照簡單程序去購票。香港賽區的賽事,每張訂單限購同一場次六張門票。註冊用戶亦可選擇預先輸入一起觀賽人士的資料,購票時就更加快捷方便。平台上購買的門票以人民幣定價,以電子支付方式支付。我呼籲未登記的朋友,這幾天可以把握機會,盡快上我們的官方票務網站登記。
香港賽區門票線下指定銷售點,即香港中國旅行社在香港、九龍和新界的11間分社,亦會同步於八月二十八日早上十時起公開發售香港賽區門票。購票人士除了須出示個人證件外,亦須帶備陪同觀賽親友的香港身份證或回鄉證的副本。
香港賽區其餘四個競賽項目包括場地自行車、高爾夫球、鐵人三項和擊劍,以及殘特奧會三個殘奧項目硬地滾球、輪椅擊劍和乒乓球(TT11)的門票,將於九月下旬和十月上旬根據競賽賽程,分階段、批次推出發售。而殘特奧會的大眾項目輪椅舞蹈將於九月六至七日在馬鞍山體育館舉行,門票將如是次保齡球項目一樣,採取網上登記,免費派發方式,下星期將會發新聞稿公布取票詳情。
當然希望大家踴躍入場,支持全運會,支持香港運動員。
除此之外,我今日都想談及大型體育盛事「M」品牌計劃檢討的情況。大家身處的啟德體育園自今年三月開幕後已舉行了多項大型體育盛事,當中有幾項,例如剛於上月底圓滿舉行的「香港足球盛會」均獲得「M」品牌計劃的支持。
我們最近已完成「M」品牌計劃的檢討,提出進一步優化措施,並獲體育委員會以及大型體育事務委員會通過。
我們明白市民期望政府的資源必須用得其所,因此新一輪的優化措施的目的是更有策略性、更有效和精準地分配資源,以支持高質素和具經濟效益的大型體育活動。因此,我們會對申請的活動進行更嚴格的甄選。我們將會:
第一,聚焦於國際性公開賽事。
第二,調整評分標準,特別考慮申請對推動香港體育發展、旅遊推廣和對本地經濟效益的成效。
第三,根據各項申請的評分決定每項活動的資助上限,由600萬元至1,500萬元不等。換句話說,並非每一個獲批的申請均自動獲批1,500萬元的資助上限。
第四,我們亦會強化監察機制,要求申請人在活動完結後提供有關推動香港體育發展、訪客數字和經濟效益的資料。
我們今日發出新聞稿公布更多的細節,優化措施會進一步優化「M」品牌計劃,更有效地運用政府資源推動體育盛事化和產業化的發展。
最後,我亦想談談放寬桌球館入場限制的最新情況。桌球是一項越來越受歡迎和普及的運動,我們很高興見到近一年很多國際級桌球好手加入我們香港的大家庭,帶動我們桌球運動的熱潮。
因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在經過諮詢後,在今年一月提出放寬桌球館入場限制的具體方案,並邀請業界就放寬限制提出申請。我強調,放寬桌球館入場限制的前提是要妥善保障青少年人不會容易接觸到吸煙等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情況和環境。
康文署至今收到32個放寬入場限制的申請,並按一籃子的因素,包括申請者的營運情況、周邊環境、檢控吸煙數字等,以最嚴謹的態度逐一考慮申請。
在收到約30份的申請中,九個申請經審核後將會獲批,可見審批標準非常嚴謹。大部份未能獲批的原因是該些桌球館有較高的違規吸煙被檢控數字,或周邊環境未能符合要求,例如與附近麻雀房是同一入口。
康文署很快會通知各個成功申請的持牌桌球館。我們希望桌球館限制在有條件和適度的放寬下,可進一步促進桌球運動在香港的發展。多謝大家。
記者:想問全運會方面,今次的保齡球項目,會否汲取到甚麼經驗?雖然你剛才說各方好評,如何將這些經驗投放在正賽的項目?另外想問「M」品牌方面,會否因應收緊了要求,會減少主辦機構申請1,500萬(資助),實施後會否可避免出現例如美斯來港的同類事件發生?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在保齡球方面,我們三日的比賽大體是暢順的。不過大家可能都會聽到,譬如我們港隊的球員都說,在球道的適應,可能在不同選手的打法方面,是會影響到他們對球道的適應。在這一方面,當然不同的賽事有不同的選手參與,作為運動員是真的需要汲取經驗,在下一次準備的時候,可能要考慮這些因素。至於辦賽方面,三天的流程大體上是暢順的,有一些小問題,例如第一天有一些運動員說場館比較涼,冷氣比較冷,需要保暖等等,我們以後如果再辦類似的賽事,當然也是會改善的。另外在不同的賽事流程,或是剛才頒獎的流程,當然我們都會很詳細地去看看有沒有再可以改善的地方,也可以迎來我們在十月底開始正式的賽事展開。
至於在「M」品牌方面,實在我們汲取了以往的一些經驗,也聽取了市民、主辦方,以至很多時媒體朋友,在過往一些大型的「M」品牌活動舉行後的一些意見或看法,所以我們有這次很認真的檢討。在檢討之後,我們沒有為每年可以獲得「M」品牌贊助的盛事定一個上限。因此,只要是具規模的國際性賽事,對我們的體育發展、旅遊的收益,以至經濟的收益都有正面影響的話,我們都樂意去考慮。當然我們汲取了過往的一些經驗後,我們現在是真真正正希望選擇一些大家都認同是國際級的盛事。同時如果我們可以給予資助的話,我們也有更好的把握,它會為香港的市民和我們訪港旅客帶來愉快的體驗。
記者:如果未來只會資助國際級的體育盛事,例如剛發生的足球盛會或美斯表演賽等,是否都不會有這個資助?國際體育盛事的定義是甚麼?可否提出一些具體的例子?去年網總(中國香港網球總會)在一年內舉辦了三場網球賽,在經檢討後會否沒有贊助?一些市民關注的,例如維港渡海泳之前亦有得到贊助,在新的標準下是否會失去贊助?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首先,政府對於體育活動的贊助或資助是有很多方面的。我們現在說的是「M」品牌,是大型的體育盛事。我們現在的確希望集中在國際性的賽事,特別是有表演或爭取國際排名或分數的賽事,當然是會優先考慮的。其他的表演賽並不是說我們不會去考慮。但當然它帶來的經濟利益、效益或是旅遊收益就會是更加主要的一些考慮。詳情我們會公布,也會與有興趣的主辦方在其向我們查詢的時候,解釋得更清楚。而其他的一些項目,譬如說它並非是一些國際的賽事,但對於我們香港體育發展如果是有很好的幫助的時候,不論是康文署屬下或是文體旅局屬下,其實我們是有其他的一些資助,包括是場地的資助,或是在我們藝術體育發展基金其他的一些範疇或項目中,也可以幫助他們順利舉行。所以我就不會擔心這一方面會窒礙體育發展。
記者:為何會促使到收緊「M」品牌的門檻?是否因為涉及公帑的問題?另外想補充一點,同一時間同一類型的活動,可否具體解釋何謂同一類型的活動?是主辦方還是同一類型的賽事或球類?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其實活動的內容多種多樣,可能同是足球,都可能是牽涉不同的隊伍,或者不同的盃賽,所以我們不會說有這個體育的項目得到一次的資助,這一年不可以有同類的項目得到另外一次的資助。但是如果是屬於所謂同一個series,同一個系列的賽事,它有一些低的檔次,然後去到高檔次的話,我們當然就會考慮可能是高檔次的會優先。詳細都要每一個項目去看,因為如果現在我們說哪一些我們會資助,哪一些不會資助,都未收到申請,對於這些項目都不公平。我相信主辦方見到我們今次對於「M」品牌的考慮條件、原則不同了和有修訂時,他們也都會修訂他們自己的項目,希望申請的時候,盡量符合我們的要求。
就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相信上一年大家可能對於部分的「M」品牌項目都提出過一些問題,可能是效益方面,又或者剛才有記者朋友都提過美斯事件,是不是政府可以更加有多一些的方法令到他們(主辦方)更加符合市民大眾的期望,或者是旅客的期望等等,又或者是對於表演賽,我們會不會有更加嚴謹的一些要求等。我們都是聽了方方面面,市民的意見、立法會的意見、主辦方的意見,以及我們自己收回來的經驗,所以我們去年已經承諾了有這個檢討,而其實當中檢討的一些方向,我們慢慢都已經開始試行起來,也發覺運作暢順。所以現在就跟大家正式公布,我們這個檢討已完成,以及我們檢討的結果。
記者:國際性盛事是否為一個必要的前設?還是其中一個考慮的因素?另外想問,這個新的機制有否衡量隨隊體育選手「卡士」(陣容),成為一個主要的評分準則?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國際性是一個很主要的考慮,因為大家無論見到我們在這個夏天,在啟德體育園舉行好幾場的賽事,其實拿到「M」品牌的都是一些國際性的賽事,不論是世界桌球錦標賽,或者是我們世界女排聯賽,又或是我們的足球盛事,都牽涉一些世界強隊,或是爭標賽事,或者是計分賽事,所以國際賽這個元素是重要的。
另外,至於所謂的「卡士」,即是參賽運動員,或者是隊伍,他們的知名度、實力,當然亦是這個申請是否成為我們「M」品牌贊助盛事的一個主要的考慮因素。
記者:國際賽是不是前設?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這會是主要的考慮因素。但是,當然如果有些項目,例如是比較新穎,我們亦都考慮體育發展、旅遊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其實都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話,我們當然亦都不會排除這個可能性。
多謝大家。
完
2025年8月24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21時17分